結束無標準局面 《物流系統標準》年內出臺 “隨著《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外資的涌入必將帶動國內物流業的飛速發展...
結束無標準局面 《物流系統標準》年內出臺
“隨著《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外資的涌入必將帶動國內物流業的飛速發展,年內國家《物流系統標準》有望面世,物流行業將結束沒有國家標準的局面,”昨天,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孟國強在“亞太物流高峰會”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孟國強分析,外資進入國內商業領域之后,它要么自己建配送中心,要么依靠在中國的物流企業,外資剛剛進入時由于不熟悉我國的具體情況,建自己的配送中心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中國的物流企業將成為外資零售業的首選,從而能夠催旺我國物流業。
新標準將提高物流業“門檻”
據孟國強透露,新標準將提高對物流企業的要求,并改變以前不適應物流業發展的一些規則,比如對于《物流條碼》,以前生產廠家、代理商各有自己的條碼,到零售店之后,各個零售商店或者超市還要貼上自己的條碼以便識別,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新標準將對此加以規范,商品從生產廠家一直到消費者手里都將使用一個條碼。
孟國強還透露,新標準將相應提高對物流企業信息化的要求,他指出,目前信息化程度較低成為國內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比如,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業企業以外,一般的商業“連鎖”企業都沒有實現“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并使得零售企業的“連鎖經營”的優勢難以發揮出來。
根據一項對國內304家商業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沒有發現一家企業實現了100%統一配送,統一配送率在40%左右的有59家;配送率介于50%~70%之間有204家;配送率達到70%~90%的商業企業不足41家。而在零售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例如
美國的沃爾瑪、
法國的家樂福等,它們的商業物流中心的配送率可以達到70%~90%。
據悉,新標準還將加強物流企業熟練運用電子商務、電子數據交換、供應鏈管理軟件系統、通信系統、用戶反饋系統以及因特網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