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機械制造業 用精品占領制高點 在北京現代汽車公司焊接線上,34臺機器人已經連續“工作”了半年時間。當一只需要 焊接的車蓋從...
北京機械制造業 用精品占領制高點
在北京
現代汽車
公司焊接線上,34臺機器人已經連續“工作”了半年時間。當一只需要 焊接的車蓋從流水線上過來,機器人便靈活地轉過身,取下車蓋,輕輕放在焊接平臺上;另 一臺機器人手持焊槍對準焊接點開始作業,位置分毫不差。這么先進的機器人肯定是從國外 進口的吧?其實不然。它們全部出自北京現代京城工程機械公司,是地道的“北京制造”。
近兩三年內,北京機械制造行業還涌現出了一大批高、精、尖的新產品,其中包括精度 高達一根頭發絲八十分之一的數控機床,國內首臺印刷堆積機和打捆機,起吊重量達到數十 噸的起重機等,它們全都是京城機
電控股公司與國外著名機械制造企業強強聯合的產物。 從2000年開始,京城控股全面調整產業結構。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北京蓄
電池廠、北 京冷凍機廠等6戶企業實施破產;標準件公司等15戶中小企業劃轉區、縣地方管理;330戶三 產勞服企業實施改制———“三把火”過后,京城控股從軸承、標準件、粉末冶金、水泵等 低附加值行業徹底退出,印刷、機床、工程機械、環保設備、發電及輸變電設備等附加值 高、前景好的五大主導產業凸顯出來。 要做就做最好。京城控股利用現有資源,與國際一流廠商合資合作,迅速實現了產業升 級和產品換代。
2002年8月,京城控股與
韓國現代重工投資2750萬美元建設的現代京城工程機械公司成 立,第二年即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2003年底,中韓雙方股東還分兩次增資1100萬美元開發 工業機器人項目。
2003年底,一機床與
日本大隈投資3億元建設的北一大隈數控機床公司新廠竣工,首臺 加工中心交付使用;今年4月,北人集團和日本郡是株式會社合資建設的新廠在通州光機電 一體化產業基地落成,第一臺國產堆積機和打捆機下線。據介紹,京城控股公司在最近3年 內完成了9項100萬美元以上的中外合資項目,其中規模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就有6項,吸引 外資總金額達1.33億美元。
通過強強聯合,京城控股公司相繼組建了北一數控機床公司、京城重工機械公司、京城 環保產業發展公司三個產業集團,加上原有的北人集團和北重汽輪電機公司、北京巴威公司 等,形成了支撐京城控股公司整體戰略格局的四大支柱產業集團和發電設備生產基地,產品 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全部進入行業前五名。大合資帶來了大發展。2003年,京城機械行業結 束了銷售收入連續10年停滯在40億元的局面,達到70多億元;今年京城控股的銷售收入有望 突破100億元,利潤總額4億元,出口創匯6億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規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