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中叉網(m.cn338.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div>
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第一大瓶頸是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今年上半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物流企業采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管理的...
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第一大瓶頸是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今年上半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物流企業采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管理的不到30%,即使采用了計算機管理的,功能也非常簡單。主要問題是大多數系統的成本較高,而中小企業的起點很低;市場上缺少適合中小企業起步的信息系統,而多數開發商普遍認為,物流信息市場在低端不具備開發價值。物流是一個網絡,是資源整合,一個企業物流信息化程度再高,而相關的運輸、包裝、倉儲、分檢等與之合作的企業沒有信息化,彼此效率就會大打折。
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流信息系統是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第二大瓶頸。目前國內的研發能力無法和國際同行競爭,物流信息系統的標準較為混亂,不成體系,難以互聯互通,難以實現信息共享。網絡的設計與優化也缺乏基礎理論的指導。
第三大瓶頸是開發商難以盈利。物流軟件是管理軟件,需求的個性化和生產的批量化是難以統一的,因此造成開發成本極高。對開發商來講,不能批量生產,成本就高居不下。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規范信息技術和開發的模式,加強咨詢服務,以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
四是提供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的平臺發展緩慢。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服務在大型企業的應用比例為23%,在大型物流企業的應用僅為12.5%,在中小企業基本是空白?;A技術服務應用比例趨少,整個行業的整合就相對困難。
五是物流信息化發展戰略暫屬空白。物流信息化在我國具有巨大挖掘潛力和長期的發展前景,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如何突破瓶頸,需要開發商和物流企業參與國家的物流科技發展規劃,協同作戰,避免出現無序低效的競爭,共同促進我國物流信息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