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的拉動,2005年工程機械的需求仍然較大,宏觀調控只是政府對全社會發展的節奏進行了調...
由于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的拉動,2005年工程機械的需求仍然較大,宏觀調控只是政府對全社會發展的節奏進行了調整,工程機械行業將回歸到理性增長。
工程機械行業在經歷4年高速增長后,到2004年第二季度,由于受宏觀調控影響,行業增長速度放緩。那么,受宏觀調控影響有多大?2005年,工程機械類上市
公司將會呈現什么樣的發展態勢?近日,筆者采訪了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的專業人士。
辯證地看宏觀調控的影響
對于宏觀調控的影響,業內專家認為,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而且短期內不會結束。不僅是業績下滑,而且使企業正常的發展受到巨大影響。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限制、銀行收緊信貸使客戶支付能力下降影響產品銷售;另一方面,工程企業資金緊張可能導致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應收賬款困難,壞賬比例增加。從企業長期發展來看,除了正在擴建的項目擱淺以外,企業資金來源也難以按原計劃得到保障,融資也可能出現困難。
從另一個角度看,宏觀調控對工程機械行業也并非盡是負面影響,從一個較長的發展階段來看,國內工程機械企業過度分散、良莠不齊,行業需要通過整合來提高集中度,改善競爭環境。在行情好的時候,大部分企業都可以賺錢,優勢企業也忙于生產疏于內部管理。現在行業出現調整有利于工程機械行業內整合和企業內部管理的完善。
有人認為,宏觀調控具有時段性和過渡性,未來10年工程機械行業總體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這位專家認為,由于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的拉動,工程機械的需求仍然較大,只是政府對全社會發展的節奏進行了調整,工程機械行業將回歸到理性增長的軌道上來。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制造中心,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與外資融合的過程中逐漸成熟,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具有明顯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土地成本優勢,未來面對的市場不僅是國內市場,而是全球市場。所以,這位專家認為,工程機械企業遭遇寒流將是短期的。但此次調整可能改變行業內的競爭格局,未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差距將被拉開,整個行業齊漲齊跌將會改變。
利潤下降的趨勢將得到遏制
在2005年,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將會呈現什么樣的發展態勢?投資者應采取什么樣的投資策略?這位專家分析,統計數據表明,工程機械需求與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高度相關,但一個明顯的特征是,當固定資產進入上升通道時,工程機械增長幅度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下降時,工程機械需求下降幅度將超過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的幅度。一般來講,國家宏觀調控的時間不會少于兩年,我們認為2005年國家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不會放松,工程機械需求難以樂觀。由于2004年第一季度基數較高,預計2005年第一季度全行業將出現負增長,上半年也難有大的起色。所以,預計2005利潤下降的趨勢將得到遏制,下半年單月同比將有望恢復理性增長,預計全年全行業基本上與2004年持平或小幅增長。
預計上市公司銷售收入基本上與行業的走勢保持一致,由于規模經濟效應被削弱,上市公司總體上利潤可能出現下降。但各子行業具體表現也有差別,
叉車行業受宏觀調控的影響相對較小,預計2005年安徽
合力仍有10%左右的增長;混凝土機械企業較鏟土機械企業受影響輕,主要企業
三一重工和
中聯重科針對宏觀調控及時調整公司戰略,預計三一重工2005年仍然能夠維持10%左右的增長;
中聯重科產業鏈相對較長,2005年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預計能夠維持20%以上的增長。
調控給重點企業帶來機會
有分析文章認為,工程機械行業雖經歷了從2000年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高速成長,但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因為銷售收入的增長而變得強壯起來,所以遇到宏觀調控就顯出不堪一擊。對于這一點,專家認為,企業的強大是相對的,中國工程機械發展50年,本來就是走引進消化的路線,行業真正取得較好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實際上國際上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競爭格局也已經基本形成,13家跨國公司占居全球80%左右的市場份額。所以相對國外工程機械發展100多年的歷史,我們的發展還很不成熟,企業也不強大。
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和中國經濟拉動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大多數工程機械脫胎于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企業本身的治理結構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經營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行業景氣時,絕大多數企業隨著規模增長表現出來的是盈利能力提高,并在規模效應和提高市場占有率的引誘下加大投資力度。近幾年國內主要工程機械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如
廈工股份、
山推股份、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東
臨工、常林股份、安徽合力、桂
柳工A等幾乎都在大建工業園或通過收購兼并來擴大產能,行業內整合也是從2002年左右開始大規模進行,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但在合作過程中,國外企業常常是技術入股,國內的企業大都是出的真金白銀。
其實這次宏觀調控也可能清除一些行業內的劣勢企業,使競爭更加有序,同時給行業內重點企業內部調整帶來機會。由于工程機械重點企業近年成為各地方政府的稅收大戶和地方政府支持的重點對象,大部分企業在獲取土地資源時支付的成本并不高,企業所承受的壓力并非土地實際價值;另外,近年國內企業在中外合資合作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國際經驗,在國內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他們就將目光放在全球市場上,如安徽合力、山推股份、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目前的出口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我國工程機械部分產品已經具有較強的性價比優勢,此次宏觀調控將企業“逼”出國門也有利于國內企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