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吳興安 劉冰石)合肥市從發展規劃和政策上大力扶持大企業群,使之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僅16家超10億元銷售收入...
本報訊(記者 吳興安 劉冰石)合肥市從發展規劃和政策上
大力扶持大企業群,使之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僅16家超10億元銷售收入的企業,去年就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63%,效益占74%,年凈增產值的80%以上由它們創造。同時,該市億元以上銷售收入的企業有近百家,大企業群保持健康的梯隊推進結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三資、國有及國有控股等多種所有制形式,顯示著大企業群巨大的增長空間。
1993年以前,合肥市沒有一戶企業銷售收入超10億元;到1997年以前的數年中,10億元以上的企業僅有美菱、榮事達、合肥鋼鐵
公司這“老三戶”。合肥市充分認識到,地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一批大企業、大集團的支撐帶動。從去年開始,合肥市財政每年拿出1個多億元資金,對列入省“861”行動計劃和合肥市“1346”行動計劃的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機電一體化及傳統項目的技術改造等重點項目,擇優給予項目投資的貼息、資金配套及前期費用補助。同時通過重組、招商引資等方式,做大做強大企業和大企業集團,吸引一些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入駐合肥,并使昌河、海爾、佳通、日立等企業很快成為合肥支柱工業企業和利稅大戶。
在發展目標上,合肥市以到2010年實現GDP千億元為目標,以建設國內外重要的加工制造業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設為載體,立足合肥特色,發揮優勢,確定以汽車及工程機械、家用電器、化工和新型建材為三大支柱,培育一批產業集聚度較高的企業群。在超10億元銷售收入的16家企業中,屬于三大支柱產業的就占11席,一批企業開始進入全國知名企業行列。合肥
叉車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產銷第一,美菱冰箱、榮事達洗衣機、日立挖掘機等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三位,
江淮汽車產銷量去年更是躍居全國第八位,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大企業的發展壯大,增強了合肥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延伸的產業鏈條極大地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