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6日專電(記者張舵)國際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潮流推動了物流業的需求,也給物流裝備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業內人...
新華網北京5月6日專電(記者張舵)國際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潮流推動了物流業的需求,也給物流裝備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物流裝備業正在向產業集群模式邁進。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日前在“上海濱海國際物流裝備城專
家指導委員會”成立儀式上說,2004年我國全社會物流成本2.9萬億元,占GDP的21.3%,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處于高水平。他說,當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應注重軟硬件的平衡發展,軟件指的是物流信息系統,硬件指的是物流裝備。
物流裝備業是一個復雜產業,涉及面廣,包括運輸、配送、輸送等諸多環節,而我國傳統的裝備產業大多分散布局,有產業集群的需要。丁俊發說,這種難得的發展機遇正促使國內物流裝備業進行新的結構調整:從分散走向集中。
據介紹,近兩年,我國以
叉車為主的機動工業車輛的市場需求增長一直保持在40%左右,輕小型搬運車輛的產量增長保持在50-60%左右,托盤市場需求量增長至少也在30%以上,貨架市場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貨物運輸車輛市場已經進入超常規發展階段,無人搬運車、自動貨柜、物流機器人等
現代化物流裝備市場需求也快速增長。同時,快速發展的物流裝備業自然吸引國際著名的物流裝備廠商紛紛來國內投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