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是佳力科技公司董事長龔政堯先生于2005年11月26日在叉車新產品發布會上之發言稿,并授權中國叉車網發布。) 浙江佳力科技股...
(下文是佳力科技公司董事長龔政堯先生于2005年11月26日在叉車新產品發布會上之發言稿,并授權中國叉車網發布。) 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家跨國經營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公司下屬中德合資杭州斯韋姆佳力燃氣技術有限公司、杭州佳力閥門有限公司、杭州申達鑄造有限公司、上海佳力歐進出口有限公司等8家子公司,其中有4家設在
德國。目前,公司總資產已達2.8億元,占地面積250余畝,建筑面積為15萬余平方米,年產值3.5億元。
佳力科技是一家石油化工機械設備的專業生產企業,注冊商標為“佳力”,先后被評為杭州市著名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和中國知名
品牌,被列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采用國際先進標準進行組織生產,已形成各類石化泵、閥門、燃氣設備和
防爆叉車等四大系列、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終端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石化、民航、部隊后勤油料等領域,深受廣大用戶的青睞,暢銷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和國際市場,在石化儲運行業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成為行業首選品牌。
公司自創辦以來,始終圍繞“科技鑄造永恒,創新成就未來”這一興司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優質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為核心,
大力推進企業的科學化、規范化和
現代化管理,廣泛與國內外科研院校、優秀企業合作,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企業發展。在合作中,公司優化了創新資源的組合,初步實現了資源的國際化整合,縮短了高新技術產品的產業化周期;在合作中,公司逐漸打造了自主研發團隊;在合作中,公司建立了跨國研發機構,并形成了具有佳力科技特點的創新機制,在同行業激烈的競爭中穩健成長,機械制造技術和工藝達到了與發達國家機械制造企業相抗衡的水平。
在近20年的發展與成長軌跡中,佳力一直在探索創新發展之路,尋求以合作來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的發展捷徑。在這一過程中,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以國內產學研結合為主,在企業為主導的前提下,實現主業產品的多品種、多規格、系列化和產品的更新換代,搶占行業前沿。第二階段,跨國合作,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參股境外先進制造業企業,實現全球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觸摸世界機械技術高端。
一、推進國內產學研結合,搶占行業技術前沿
公司大力實施“科技鑄造永恒,創新成就未來”的發展戰略,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不斷引進和采用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80年代中期企業創業伊始,公司主要生產泥漿泵、混凝土攪拌機等產品,產品單一,科技含量較低、效益也不高。為了尋找市場亮點,公司開始與國內科研院所合作,開發了GY系列油泵。正是由于與科研院所的第一次合作,公司主業正式轉型為管道油泵制造,從而使企業較快地發展起來。在初步嘗到技術創新的甜頭后,公司又陸續與浙江大學、江蘇大學、同濟大學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開發了滑片泵、電動潛油泵、航空加油泵、防爆叉車等十多個獲國家專利的國家級新產品,形成了“生產銷售一代、試制一代、預研一代”階梯式技術創新格局,使得我們每一項產品都成為同行業領跑者,代表著行業一流的機械制造水平。同時,大力實施精品工程,即員工隊伍精、裝備精、管理精、產品精,確保佳力產品成為行業內的首選品牌,使產品銷售毛利率始終保持行業領先。
二、推進國際化戰略部署,觸摸世界技術高端
企業的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尤其是在宏觀經濟環境趨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發展形勢下,企業必須搶坐頭班車、搶上領頭船,站在全國、全球、全行業的前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為民族工業不可能永遠固守本土、被動競爭,“走出去”主動參與國際競爭,是民營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必須實施的發展戰略。“走出去”不僅使民企自身得到鍛煉,提高了競爭力,還可以帶回來資金、項目、管理經驗,甚至是兩種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正是秉承了這一理念與思路,佳力科技加速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2003年11月,公司勇敢地邁出了國門,在世界機械制造的王牌大國——德國烏珀塔爾市,“背靠”著名的魯爾工業區建立了“佳力德國研發中心”,聘請了多名德國的高級專家。該跨國研發中心主要承擔了三項使命:為佳力科技研發高新技術產品、在德國組建一個松散型的專家庫、在產品技術研發過程中,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浙江乃至全國企業提供德國高新技術項目合作信息。通過一年多的磨合之后,現在德國研發機構進入了良性運營,佳力的高級“腦庫”建立起來了,并已經在一些領域有了突破。由德國研發中心承擔的CNG壓縮天然氣加氣站設備、干式分離閥項目已獲得成功。油氣回收裝置項目正在研發實施中,計劃2005年年底完成。該項目集安全、環保、節能于一體,填補國內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市場潛力巨大,被杭州市科技局列入2005年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生物柴油作為預研項目正在調研中。
同時,公司加大國際投資的力度,以投資換技術。公司投資參股德國斯米特防爆叉車公司25.2%股份,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參股后佳力科技可無償享受該公司50年積累的共22個系列的防爆電動及普通
電動叉車生產技術,計劃3~4年內全部實現國產化,實現短、平、快地發展。斯米特公司在德國配套生產的叉車結構部件,也由佳力制造出口為其配套,這樣使斯米特公司的利潤空間得以擴大,真正實現了雙贏。公司參股德國漢塞爾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5.1%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3年內無償享受該公司的新技術——節能環芯變壓器。該新產品采用模塊集成技術,節能效果明顯。目前,漢塞爾公司新產品在
瑞士檢測合格。德國政府也非常支持這一項目,以
租賃99年的方式提供2萬平米土地。新技術產品上市前首次私募資金1000萬歐元正在運作當中,并計劃進行第二次私募5000萬歐元。在與國際的合作中,公司已真正體會到走出去海闊天空,前景無量。
三、推進“四化”戰略,直面國際“大鱷”挑戰
佳力科技創辦到現在將近20年,資產從創業初期的3萬元,擴大到現在的3.2億元,企業的做精做強靠的是科技創新,靠的是引進合作,靠的是消化吸收、創新開發。公司擁有的技術、開發的產品都處于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不僅提升了國內石化儲運設備的技術水平,也為國內石化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產生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佳力科技雖已占據國內石油能源油泵、閥市場近四分之三的份額,但與歐美、日韓企業相比,競爭力還非常弱,國際化還剛起步。尤其在機械制造業方面,與發達國家水平相差甚遠,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們將直接面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面對國際“大鱷”的挑戰。為此,佳力科技將大力實施“四化”戰略,加快企業的科技化、國際化步伐,保持領先發展的強勁態勢。“四化”戰略即經營合理化、生產集約化、產業集群化、市場國際化。企業經營合理化就是企業發展要做到企業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生產集約化就是企業要掌握核心技術,控制終端市場,從而獲得競爭優勢。產業集群化就是把握整體發展方向與戰略,把子公司做精做細。市場國際化就是讓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讓每個支體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國際化戰略。只有這樣,佳力才能成就百年基業,在激烈的競爭浪潮中,揚帆直進。
在未來5~10年里,佳力科技將本著“實業報國”的最高理想,努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繼續探索企業發展新路子與創新模式,在國際市場的風口浪尖中不斷鍛煉提高,并積極推進企業上市,實現資本運作,把佳力科技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
佳力科技公司新產品推廣會主席臺
佳力科技公司新產品推廣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