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和日本小松公司2006年最新發布的關于2005年年報及2006年預測信息,本刊將相關的數據摘出并進行分析。在...
編者按:根據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和
日本小松公司2006年最新發布的關于2005年年報及2006年預測信息,本刊將相關的數據摘出并進行分析。在全球良好的經濟環境大背景下,這兩家公司的2005年銷售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并且對2006年的發展也充滿了信心。
卡特彼勒 卡特彼勒2005年全年的銷售收入達363.39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60.33億美元,同比增長20%;每股贏利4.04美元,同比增長40%,創下兩項新紀錄。2005年第4季度銷售收入達96.63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13%,每股贏利1.20美元,這兩項也是卡特彼勒歷史上每季度值的最高紀錄。
表1 2006 年卡特彼勒銷售收入預測
圖1 卡特彼勒2004與2005年銷售收入對比
圖2:卡特彼勒2004與2005年營業利潤對比由圖1可知,卡特彼勒2005年的銷售收入為363.39億美元,其中,機械銷售收入增長了26.37億美元,
發動機銷售收入增長了10.78億美元,價格變現帶來18.27億美元的增長,由于匯兌為銷售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獲益增加了1.28億美元,而金融產品收入增長了3.63億美元。可見在過去的2005年,卡特彼勒全線飄紅。
機械產品
2005年第4季度機械產品的銷售額達到58.57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7.0億美元,增幅達14%。這得益于價格變現、銷量增長和匯兌的積極影響所帶來的分別為4.56億美元、2.87億美元和0.43億美元的增量。
而2005年全年的總銷售收入達229.31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40.87億美元,即22個百分點。
在全球4大市場中,北美地區的漲勢最為強勁,銷售收入比2004年增長了24%,增加了24.85億美元,這得益于銷售和價格變現兩個因素,它們分別貢獻了16.53億美元和8.32億美元。代理商強大的銷售網絡使卡特產品的銷售空間進一步擴大,銷售收入也不斷增長。
歐洲、
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銷售增長了7.11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16%。其中銷量的增加為整體的增長貢獻了4.21億美元,價格變現增加了2.53億美元,剩下的0.37億美元來自匯兌的積極影響。低利率使歐洲的住宅工程獲益,而金屬和能源價格的上漲給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建筑和采礦業帶來了繁榮的景象。
拉丁
美洲的銷售增長了4.72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31%。
亞太地區的銷售增長了4.19億美元,增長率為17%。在礦山和工程方面的積極工作,使在大部分大國的銷量都有所上漲。由于在2004年下半年的直線下滑之后,在中國的銷量從2005年初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確切地說,在中國的銷量是下降的。發動機發動機的銷售在2005年第4季度達到了31.84億美元的銷售額,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10%。而2005年全年的銷售額則達到110.75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15.83億美元,即17%。銷量的增長帶來了其中10.78億美元的增量,而價格變現和匯兌分別為其貢獻了4.84億美元和0.21億美元。
北美地區的銷售上漲了17個百分點。發動機的銷售增長了50%,油氣價格的上漲是銷售增長背后的一個重要因素。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銷售增長了22%。在中東地區重建的努力和對Turbomach的收購下,電力方面的銷售增長了35%。拉丁美洲銷售增長了21%,發動機的銷售增加了49%。
亞太地區的銷售增長了4%。由于對石油和貨物的大量需求,導致石油燃料船只及其航行次數的增多使得船用發動機的銷售增長了26%。
金融產品
2005年第4季度的金融產品收益達6.22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0.97億美元,增長了18%。2005年全年的收入達到23.33億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3.63億美元,增長了18%。
營業利潤
2005年第4季度的營業利潤達到10.67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3.84億美元,增長率高達56%,而2005年全年的營業利潤則達到37.84億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11.00億美元,上漲了41個百分點。見圖2。
2006年展望
預計2006年的銷售收入將比2005年上漲10個百分點,達到400億美元(見表1),其中7%將來自于機械和發動機銷售以及金融產品的收入,而剩下的3%來自價格變現。預計每股收益將在4.65?5.00美元之間,從2005年的15%增長到24%。
北美市場(美國和
加拿大)的機械和發動機銷售額將增長12%。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機械和發動機業務將增長5%,而拉丁美洲的增長預計達到6%,亞太地區的銷售有望增長11%。
“2006年應該是卡特另一個快速發展年”,卡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歐文斯說,“我們服務的大多數行業的發展勢頭都很強勢,而且基本的經濟發展情況也很樂觀。”
小松
截止2005年9月30日,小松公司在2005年4月01-2005年9月30日這6個月的凈銷售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18.4%,達8097億日元,營業利潤達到796億日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72.6%,這兩項都創下新的紀錄(見表2)。隨著全球需求的增長,小松推進了其建筑及采礦設備業務在世界主要區域的銷售。并將工業機械、車輛和其他業務的銷售集中在
叉車和工業機械。隨著半導體市場復蘇,電子業務的銷售也比2004年同期有所增長。海外市場的業務占到小松公司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見圖3和圖4。各板塊業務的具體情況見表3。
表2 小松2004-2005 年上半財政年度主要經營指標 單位: 百萬日元
表3 截止2005 年9 月30 日的上半財政年度,小松各業務在各地區的銷售額情況及比較
圖3 截止2005年9月30日上半財政年度,小松銷售收入構成/百萬日元
圖4 截止2004年9月30日上半財政年度
表4 小松2004-2005 年前9 個月主要經營指標單位: 百萬日元
表5 小松2005 年4 月01-2006 年3 月31 財政年度的預測單位: 百萬日元 這6個月期間,鋼材漲價造成成本增加,小松有效地裁減生產成本并提高了其在日本國內和海外的銷售價格,而且在建筑及采礦設備業務、工業機械、車輛和其他業務的不斷拓展,使小松的營業利潤獲得勝利。營業利潤率從2004年同期的6.8%提高到9.8%,稅前收入也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76.6%,達到851億日元。這都源于硅材料、多晶硅的生產和銷售,以及營業利潤的大幅增長。因此,凈收入達到597億日元,這一數字是2004年同期的2.3倍。
而這一財政年度的前9個月間,小松凈銷售額比2004年同期增長了18.3%,達到12240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了71.4%,達到1214億日元,凈收入增長了兩倍,增長率達100.7%,達837億日元,見表4。小松預計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收益將增長70%,見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