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李斌)中國科學院預測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日前指出,伴隨我國現代物流業進入加快發展新階段,我國物流業...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李斌)中國科學院預測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日前指出,伴隨我國
現代物流業進入加快發展新階段,我國物流業亟待加強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同時要進一步改革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部門管理體制,打破行業壟斷。
現代物流是經濟、社會和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作為一門復合型服務產業,它已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推動力和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與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在這份名為《中國物流業發展回顧與2007年展望》的報告中,專家指出,我國專業化的物流企業迅速成長并不斷成熟,形成了國有及國有控股、外資及中外合資和民營物流企業“三足鼎立”的態勢,促進了物流服務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隨著物流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我國許多地方政府積極籌劃發展現代物流業。北京、上海、天津、山東、廣東、福建等省市以及深圳、武漢、大連、沈陽、寧波等大中型城市,分別以規劃、綱要、重點發展產業領域等方式,規劃本地區的物流發展并加緊實施。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基本精神,全國很多省級、市級乃至縣級地區都相繼出臺了“十一五”物流規劃,對“十一五”期間本地區現代物流的發展進行戰略性部署,提出明確的目標。
雖然我國物流經濟運行呈快速發展的態勢,幅度明顯高于同期GDP增幅,但是專家在報告中警告:我國現代物流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的層面,質量和效益還不很理想。近年來出現的煤電油運緊張狀況和企業資金周轉緩慢,與我國物流體系不健全,物流運作效率不高、能力不強有很大關系。
專家提出若干政策建議:進一步增強聯席會議的權威性和協調能力,加大對地方協調機制的指導和協調;改革物流管理體制,減少進入運輸行業、貨運代理業務的限制;完善和統一物流政策法規,研究系統的物流產業政策,消除政策之間的不一致性,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并符合中國入世承諾的物流產業政策體系;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多渠道增加對物流業的投入;充分發揮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