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些企業面臨效益下滑甚至瀕臨虧損邊緣時,有一家企業卻獨領風騷----打開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的“數據庫”,一組數字跳躍而出:上半年銷售增幅達81%,出口翻番。追尋其發展軌跡,不難看出,這家曾花千萬巨資與本田公司打跨國官司的企業,是以創新為開拓市場、應對市場挑戰的利器。
7月4日,在錫考察調研的溫家寶總理來到開普動力,在一幅抗震救災通訊指揮車的圖片前駐足時,公司總經理肖亨琳告訴總理:“這輛車就是您在災區視察時所坐的通信指揮車,車上的數碼發電機就是我們開普生產的。”溫總理聽后甚為驚訝。肖亨琳接著說:“請溫總理為我們診斷一下,這個產業有沒有希望?”溫總理高興的說:“我看數碼發電機是個綠色產業,大有可為,你們好好研發生產,國家會出臺相關的產業政策,鼓勵綠色產業發展。”
這個片斷,意味深長,其背后是創新這一不竭的動力源。一年多前,美國本田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了訴訟申請,要求對開普出口美國的產品啟動“337調查”。開普對此積極應訴,這起長達一年多的訴訟最后以雙方握手言和告終,而開普以千萬元代價應訴的結果是牢牢的占據了美國市場。如今,開普動力生產的數碼發電機在歐美市場的份額均名列前三位。
“這起訴訟給我的最大啟示就是:企業一定要堅持創新。”十年前從福建來錫創業的肖亨琳回眸發展歷程時稱,公司從創立以來就致力于自主創新和創建自己的品牌,向國際化企業的目標邁進。其間,公司組建了技術研發中心,博士、碩士等技術人員逐漸增加到300人。此外,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不低于年銷售總額的5%,并設置了具有競爭力的科研項目獎金。公司至今已申報專利4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70多項。正是這種不間斷的自主創新,使開普動力始終勇立潮頭。
保護自主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創新中的一個新課題。開普動力設立了由十多人組成的知識產權部,并聘請專業律師做顧問,為公司所涉及的知識產權服務,包括專利檢索、專利排查、專利申請、專利翻譯、維權等方面。
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開普動力依然以創新這一“撒手锏”接受挑戰。今年以來,開普動力通過品牌建設、營銷渠道建設、逐步提高內銷比重,應對匯率變化的影響,減輕人民幣升值對企業造成的壓力。同時加快研發環保、節能、節材的綠色產品的步法,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產出,以應對人力資源成本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加快自成一體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體系的建設,增強企業的規模效應,降低產品制造成本,確立行業龍頭地位。
“一個好企業,背后一定有來自政府的支持。”肖亨琳說,市委書記楊衛澤去他們企業已有5次了,每次造訪都留下聲聲鼓勵和關懷。安鎮生產基地是開普動力的“百億工程”,近日,錫山區負責人率隊走進企業,為企業現場辦公,解決困難,清掃了開工投產的最后障礙,今年年底該基地正式投產后可年增加產值幾十億元,有望成為世界一流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綜合性基地。
2025-03-21 14:56
2025-03-21 09:57
2025-03-21 09:56
2025-03-21 09:37
2025-03-21 09:35
2025-03-21 09:29
2025-03-21 09:23
2025-03-21 09:17
2025-03-21 09:13
2025-03-20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