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廣西北部灣港口城市群建設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物流大通道,是實現泛北部灣合作戰略構想的迫切需要。如何利用好廣西沿海港口資源,打破沿海各港各自為政、各成體系、分散經營的格局,避免岸線資源的濫用、賤用以及惡性競爭的出現,形成港口一體化的整體規模經營優勢,提升沿海港口整體核心競爭力,把沿海港口打造成中國與東盟經濟合作的物流黃金通道,是我們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全力推進。
●建設中國-東盟交通合作項目,提升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能力
中國與東盟應加強中長期交通合作,共同支持相互參與港口建設和經營,通過構建便捷的陸上通道和海上通道,大大縮短中國泛珠三角經濟板塊和東盟大市場的距離,從而把中國制造業最發達的粵港地區與東盟經濟實力最雄厚的東部增長區連接起來,極大地推進中國和東盟之間的互通有無、互惠互利,提升雙邊貿易、投資與技術合作水平。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應積極謀求和東盟各國的多方合作,共同建設中國與東盟的交通對接網絡。對此,各方已有務實行動。鐵路方面,2008年3月鐵道部與廣西簽署了協議,計劃在五年內投資1000億元改造和新建2500公里鐵路,全力支持廣西對接東盟;公路方面,越南與廣西已達成共識,共同推動修建友誼關-河內、東興-河內兩條高速公路,并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承諾。航空方面,通過《中國與東盟航空合作框架》協議,盡快開展《中國與東盟航空運輸協定》的啟動工作。港口運輸方面,建立中國-東盟港口合作機制,制定港口合作指導性文件,全面啟動中國-東盟港口合作,實現港口業的共同發展。同時,要開展跨國交通施工人才培訓,為區域交通合作提供人才支撐。
●改革創新港口與鐵路之間運輸組織,實現港鐵聯動發展
北部灣港口貨物的集疏運必須依靠鐵路和公路完成,多年來大西南腹地與廣西港口之間鐵路運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加上原有的運輸組織方式在國鐵、地鐵、港口之間存在交接作業程序復雜、過程重復、流程不暢、港內裝車工藝不配套等問題,大大制約了車輛周轉效率,使本來已經緊張的運能更顯吃緊。因此,北部灣港口現代物流體系亟須加快鐵路建設步伐,改革和創新港口與鐵路之間運輸組織,提供可靠的運力支持和提升現有的資源配置效能。為適應市場變化,企業對港口物流的需求日顯不同,在陸路運距遠并多以初級產品運輸為主的廣西北部灣地區,發展以鐵路直通運輸為中心的港鐵聯動,符合港口企業的根本利益。為此,北部灣諸港應積極配合鐵道部路企直通運輸,樹立港鐵合作典范,為企業穩定生產、穩定市場需求提供安全、均衡、規范、高效的物流服務。
●建設通道經濟,發揮臨海工業和區港聯動的帶動作用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要發揮沿海港口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完善產業布局,在沿海規劃建設高起點高水平的現代加工制造業體系。在規劃上應充分統籌港區、物流園區、臨港產業區的空間關聯性,堅持港口優先、產業緊跟、工業與物流并舉、各擇其所的布局思路,大力吸引社會物流資源來港開展物流業務,不斷完善船代、貨代、信息等配套功能,加快以碼頭裝卸為核心的錐形臨港產業集群的形成和壯大,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的互補、互競、互輔、互動效應。區港聯動體現了政策疊加、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和功能集成的思想,將保稅區在稅收、海關監管等方面的政策優勢與港區在航運、停泊、裝卸等交通便利方面的區位優勢相結合,將會使港區吸引更多的貨源。要積極培育保稅物流園區,大力實施“區港聯動”戰略,將保稅物流園區建設成港口物流產業集群的有效載體。北部灣諸港要抓住有利時機,及時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完善“區港聯動”規劃,積極培育和引進有實力的國際物流公司,加快發展保稅物流園區,充分發揮其在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整合港口資源,打造廣西沿海組合港
所謂的組合港就是不同區域的港口為了共同目標,以多種形式建立戰略性聯盟的一種港口稱謂。從廣西的實際情況出發,組建港口發展的聯合實體或組織,并以此為載體,構筑現代組合港,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具體措施是把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大港口納入統一規劃的范疇,協調三個港口朝現代化組合港的目標邁進。廣西組合港還應注重與國內外港航界的合作、合資,多渠道、寬領域地拓展、拓寬與諸物流巨頭的合作空間,以各種形式吸引他們的資金、技術及先進的管理經驗,更多地為我所用,吸引他們的輪船掛靠廣西組合港。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