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銷售各類機動工業車輛9.3632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23.93%;非機動工業車輛117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28%。據中國工程機...
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銷售各類機動工業車輛9.3632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23.93%;非機動工業車輛117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28%。據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潔預測,今年機動工業車輛的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8萬臺。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僅次于
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車輛市場,在我國境內銷售的機動工業車輛已接近世界總銷量的13%,中國工業車輛行業面對國內外兩個市場同樣具有發展機遇。但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競爭格局不斷發生變化,競爭日趨激烈,對每一家生產企業來說都是挑戰與機遇并存。
國內競爭日趨激烈 張潔說,國內工業車輛行業這兩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增速比前幾年略有放緩,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基數已經大幅提高,并不意味著行業發展遭遇了瓶頸,工業車輛行業總體表現趨勢仍相當不錯。
據張潔介紹,目前,國內整個物流行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物流裝備的發展是提升物流效率的保障,這給工業車輛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但在肯定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行業競爭愈加激烈將是今后一段時間的主要趨勢。
首先,原材料漲價這個困擾所有裝備制造業的問題,工業車輛行業也未能幸免;此外還有人工成本的提高也越來越給工業車輛生產企業帶來成本壓力,有不少企業反映,贏利越來越難。
工業車輛行業企業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企業內部成本問題,其市場格局的改變也導致了競爭的日益激烈。近年來,進入工業車輛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企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型工程機械企業;另一類主要是私企,通過收購工業車輛企業,也進入了這個市場。這兩類企業中,前者對于市場格局的影響非常大,如
龍工、
柳工、
山推、
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機械企業都陸續開始上馬自己的
叉車產品。這些企業擁有較強的研發水平和經濟實力,以及一定的營銷網絡,其叉車產品很快便能在市場上得以推廣,從而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張潔說,同質化同類型低端競爭是叉車行業遇到的新難題,而應對這一難題的有效方法就是企業積極進行產品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目前,我國叉車行業的高端產品基本依賴進口,這類產品的利潤較高,如果哪家企業能夠攻克技術難點,占領
國產叉車市場的空白,無論對企業還是對行業今后的發展都將非常有利。
進出口市場活躍 受到基礎工業發展相對落后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還無法全面滿足高檔
倉儲叉車的市場需求,這部分產品大多依賴進口,尤其是起升高度在6~12米的各種堆垛、
揀選叉車更是百分之百依賴進口;
電動叉車、大噸位叉車等產品的形勢也是如此。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很自然地成為了世界叉車貿易的活躍市場之一,世界知名工業車輛生產企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使中國用戶有了更寬、更多的選擇,對中國企業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各類叉車7050臺,與去年同期相比雖然略有下降,但其總體金額仍然保持了上漲趨勢,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國產高端叉車嚴重匱乏。
目前機動工業車輛的全球市場需求量為90多萬臺,這個數據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非常誘人。正如工程機械行業大部分分行業一樣,中國工業車輛生產企業由于其產品的高性價比、越來越成熟的技術以及較高的質量越來越在產品出口中占據優勢。據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各類機動工業車輛3.1萬多臺,同比增長51%。
然而面對國際市場越來越大的需求,這樣的增長速度雖然可喜,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已經逐漸暴露出來。張潔說,中國工業車輛制造商想要在世界范圍內取得良好業績,面臨的壓力仍非常大。
首先,行業自律問題有待改善,價格戰到頭來在歐美等國家會遇到反傾銷制裁的危險,這樣不僅對企業自身構成了危害,也對我國工業車輛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其次,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企業仍存在較大差距,如果不盡快改善產品結構,我國叉車產品將很難打入國際高端市場;再其次,除了價格優勢外,中國企業還必須從
品牌、技術、管理、贏利水平等方面全方位縮小與世界級跨國
公司的差距。
新興的行業租賃市場 在物流業、倉儲業高速發展的帶動下,物流裝備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出于對成本、設備利用率和服務等因素的考慮,有些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租賃市場。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國內外企業紛紛看好中國的租賃業務并開始在國內開拓市場。張潔說,國際工業車輛的租賃業務是從上世紀50年代起步的,到今天已有60余年的發展歷史。在國際市場上,有60%的工程機械產品是以租賃的形式進入市場。在
歐洲,更有30%的新設備是主機廠直接銷售給了租賃公司。但在中國,叉車等工業車輛的租賃工作才剛剛起步。
據了解,從事叉車租賃的多家企業普遍認為,叉車租賃的應用領域主要在于物流業和倉儲業,與其他工程機械產品有很大差別;而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租賃分會對叉車租賃業務也不夠熟悉,所以工業車輛分會于今年成立了專門的叉車租賃工作委員會。
據張潔介紹,目前中國的租賃企業按經營主體分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專業的租賃公司,第二種是經營租賃業務的代理商,目前這兩種企業的數量還不多;第三種是主機廠自己擁有的租賃部門,目前部分外企做得較好。目前國內工業車輛租賃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具備較強實力的相關企業,與國外的“叉車租賃超市”相比,工業車輛租賃方面的產品數量和品種都還太少。
目前,工業車輛租賃市場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市場,該領域的法規、準入標準、叉車殘值估計等問題都還處在空白狀態。如何使這個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行業協會和各相關企業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