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斯碩
受累于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物流業全面“入冬”。國務院2日召開內貿工作座談會,對國內物流業面臨的危機作出全面的分析與判斷。
物采聯提政策建議
新華社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內貿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重視商業流通對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作用,挖掘消費潛力,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困難,推動企業兼并重組。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稱“物采聯”)副會長何黎明是參與此次座談會的代表之一。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物采聯對物流企業進行調研后,向國務院提出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行業的稅費、加大中西部農村物流建設等幾項建議。
建議的具體內容包括:加快在物流行業推開增值稅改革的進度,適當降低營業稅等稅種的稅率;盡量做到中西部地區每一個縣擁有一個物流配送中心,以初步建立當地的農村物流體系。
壓港鐵礦石需半年消化
物流業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據物采聯統計,第三季度,中國的內貿物流貨運量同比減少了8.5%;7月以來,發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貨運量減少了40%以上。在東部地區,已有一批小型物流企業倒閉。
長沙巴運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寧告訴本報記者,從10月份以來,整個行業的運輸量都明顯下滑。“目前物流業還只是‘入冬’。由于上半年行業普遍盈利,所以現在多數企業的資金鏈還沒有斷。”張曉寧表示。
中國遠洋(9.15,0.04,0.44%,吧)物流有限公司(下稱“中遠物流”)總經理葉偉龍在昨日的“第六屆中國物流企業家論壇”上說:“從運輸數量看,去年中遠物流的家電運輸量平均每月為600萬臺。而今年11月,數量已經降到50萬臺,不足去年同期的1/10。”
他還舉例說,目前國內港口的鐵礦石積壓量為7000萬噸。在經濟刺激計劃啟動后,大約需要6個月時間才能將這部分鐵礦石完全消化掉。這對于主營業務是運輸海外鐵礦石的航運物流企業來說,影響非常大。
抱團取暖和各尋出路
物流企業一方面希望得到政策扶持,另一方面也在自己探索出路。“抱團取暖”成為業內的流行做法。
“譬如一些同我們合作非常好的制造企業,資金上遇到困難,就會向我們提出能不能緩期付款。我們資金遇到困難時,也會向他們提出,請他們提前付款。”張曉寧說,“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必須互相幫助,才能挺過這個‘冬天’。”
物流業實行后付款制度,即物流企業先按客戶的要求進行運輸,然后再結算。目前,很多制造企業由于資金短缺,無力支付運輸費用,給物流企業帶來很大風險。為了保證自己的資金鏈,張曉寧已決定將客戶分成兩級,準備淘汰一批信用不是很好的合作企業。
華安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幸福則告訴本報記者,明年他們會分出一部分精力從事林木業運輸。他判斷,受國家政策支持,明年林木業將有很大的發展,預計會帶動相關運輸的發展。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
2025-03-07 09:29
2025-03-06 14:03
2025-03-03 08:32
2025-03-02 08:21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