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基地建立初期只有3家企業,園區多為地形復雜、無法耕種的臺地。為改善園區環境,吸引客商投資,縣上先后投資1.5億多元用于基地水電、通訊設施改造,建成了18.5公里高標準柏油路。為使企業盡快投產,13名工作人員吃住在園區,周末加班加點,提供24小時服務。金海玉隆金屬制品公司副總經理李強山說:“去年金融危機襲來,管委會協調了300萬元貸款,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題。”如今該公司已成為西北最大的叉車配重鑄造企業,產品在上海、鄭州市場供不應求。
寧夏精細化工基地的崛起解決了周邊1200多名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人均工資超過1800元。為優化企業結構,園區一方面引導永和泰等一批煤化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一方面積極引進上海利康、內蒙古鑫源達等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園區,僅去年就引進新項目15個,完成投資6.6億元。
目前,園區企業總數已由3年前的3家增至50家,去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0多億元,實現利稅2500萬元。(記者 李建新)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