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自蘭州西站引出,橫跨甘肅、青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省區,全長177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和歐亞大陸橋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新疆段建設總工期為4年,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位于達坂城烏拉泊施工標段-部隊大橋,該橋共三個承臺,每個承臺十顆樁,設計樁深15-22米,孔徑1000MM,地下巖石層厚且堅硬,地質情況變化復雜,每根樁按設計樁深和地下地質情況不同需入微風化基巖10-17米.是工區施工的重要節點和難點,被稱為線上“最難啃的硬骨頭”。
兵團建工工區對于部隊大橋的樁孔施工,原計劃用4臺沖擊鉆成孔,但因為地層太硬,地質情況復雜,施工進度非常慢,在沖擊鉆施工過程中陸續出現鉆頭打壞,卡鉆,塌孔,孔斜等事故,在施工十多天后,沖擊鉆未成一個孔,沖擊鉆陸續撤出該工地。
5月初,新疆兵團建工招標引進山河智能新型鋼絲繩加壓入巖鉆機SWDM25SS103號機,在整機組裝完畢當晚就應工區項目部要求立即開鉆打試驗樁。開鉆當晚,SS103采用了直徑1000MM三錐螺旋鉆頭施工,在沙礫土及碎石和中風化巖層2個小時內進尺5.5米左右,效果良好,進入微風化的基巖后三錐螺旋鉆頭在5.5米至7米段使用情況不太理想,一小時進尺不到半米,而且鉆具截齒損耗也很大。更換截齒的輔助作業花費時間大,為了探明地質變化情況,第二天鉆機移至另一承臺樁位施工,也使用三錐螺旋鉆頭直接鉆進,鉆具在4米以前地層使用良好,在4米后進入微風化巖層,效率明顯降低,確定地質情況與上一個樁位基本相同。
根據部隊大橋工段地質結構和試樁的實際情況,山河智能巖土工程師和國內知名鉆具廠家技術人員進行了相關技術分析,決定采用嵌巖鉆具頭配合三錐螺旋鉆頭鉆進,并清渣成孔。在SWDMSS25入巖鉆機強勁的動力頭扭矩輸出和加壓力下克服該堅硬復雜地層高效成孔是沒有問題的,并成功進行了多個樁孔鉆進。
地質情況:薄薄的地表層(1米)為沙礫和塊石層,鉆進之后進入中風化未風化的巖石層,SS103基本上都在20米厚的巖石上鉆孔成孔作業。根據地質報告和權威機構對10米深處打出的巖土進行硬度、抗壓力、承載力檢測分析,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平均值183.9Mpa,定名(熔結)凝灰巖,屬堅硬巖。承載力特征值范圍為1.84X104Kpa—9.20X104KPa(以上執行標準為GB/T50266-99,GB50007-2002,GB50021-2001)。作業情況:巖石硬度更高,紋理齊整縫隙小。SS103用一米直徑鉆頭進尺速度1M每小時,性能發揮非常穩定。成孔共用時18小時。取出完整巖芯長度-900MM,直徑-750MM。
部隊大橋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施工,使山河智能新型鋼絲繩加壓入巖旋挖優異的整體性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山河智能在應對各種復雜硬巖鉆進技術和工法上具備了豐富的經驗和能力。“最難啃的硬骨頭”,這是蘭新高鐵線上眾多施工單位對它的稱呼,也是其他知名品牌旋挖鉆機望巖止步的“硬骨頭”,最終被山河智能SWDM25SS103所啃動。成就了中國旋挖鉆機又一經典施工案例。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
2025-03-0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