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炮竹等傳統熱點產業及垃圾回收處理等“冷門”產業,在長沙都有悠久歷史。隨著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相繼在長創建技術轉移中心,我市在該產業領域愈加顯露出技術硬實力。
南京理工大學科技處處長王小緒告訴記者,南京理工大學長沙技術轉移中心圍繞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需求,加強與長沙及周邊地區重點企業和龍頭企業合作,中心先后6次組織科技專家赴長推廣創新成果,并與“煙花之鄉”瀏陽的十余家重點煙花企業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在新型氧化劑、微煙無煙技術、定形與發射技術等領域聯合攻關,共同申請并承擔國家科技攻關煙花炮竹專項項目。
四川大學長沙技術轉移中心成立后,帶動該校新材料、化工、食品、
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等領域成果與長沙產業對接。據四川大學高分子學院副院長趙長生介紹,目前,該中心先后與湖南省仁和垃圾綜合處理有限
公司簽訂了回收塑料、廢舊橡膠改性的合作協議,與湖南永工閥門制造有限公司簽訂了Fe包覆Si3N4金屬陶瓷閥門的應用與推廣的合作協議,與湖南搏浪沙水工機械有限公司簽訂高分子復合材料應用合作協議;與此同時,還與長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長沙普德利生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長沙鑫航機電貿易有限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合同,累計金額約200萬元。
浙大 上海交大 哈工大 天津大學 華中科大——
工程機械推手尋找下個大鱷
去年,長沙工程機械產業以1200億元的規模實力,一躍成為區域的產業龍頭,
中聯重科、
三一重工、
山河智能等種子選手已聲名遠播。鮮為人知的是,企業創新技術依托的幕后英雄,除了來自企業的工程師,還有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專家學者。這批產業幕后推手借助技術轉移中心這一平臺,為成就下一個產業“大鱷”在長群聚。
浙江大學長沙技術轉移中心副院長葉繼術告訴記者,該校在長典型合作項目,圍繞工程機械產業的就有兩項,涉及汽車起重機、工程起重機等領域。此外,浙江大學還參與了長沙中藥產業技術聯盟——產業發展規劃,參與國家產業政策探討并制定了長沙中藥產業工作計劃,并與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合作申報了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孵化器基地建設項目。
上海交通大學配合長沙推進行業性、專業性產學研對接;協助制訂產業技術發展規劃,提出解決方案;把浙大在醫療衛生、生態建設等領域的研究,與長沙產業優勢更緊密結合起來,促成一批重要成熟技術在長試驗示范和推廣。
上海交通大學長沙技術轉移中心成立不足一年,卻已通過收集和整理長沙技術需求,組織相關領域專家與企業對接,目前已促成該校與海潔環境、三一重工、
比亞迪等10余家公司進行了實質性技術開發合作。據上海交通大學項目主管王軍勇介紹,下一步,該中心將重點圍繞有合作意向的項目組織進一步洽談,在進一步調研基礎上完善柔性人才庫。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長推動科技成果轉移,是從走訪
中聯重科、
三一重工等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入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項目主管趙軼杰告訴記者,通過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雙方找到了合作方向,并且先后與企業在“折板角度在線測量設備”、“輕質復合材料管道”、“特種衛星天線”、“鋼廠鍋爐燃燒過程自動控制系統及控制軟件”等十余個項目上達成合作意向。與此同時,學校還與諸多長沙制造就人才培養、聯合攻關、共建實驗室、研發中心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201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將在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精密機械加工制造、電子信息技術、水資源利用等優勢研究領域,推動與長沙制造的合作與雙贏。
天津大學在精密儀器、石油化工技術領域的研發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學校先后與山河智能、中鐵軌道、博能科技等企業開展技術合作,金額逾500萬元。天津大學科技開發部主任荊揚告訴記者,天津大學長沙技術推廣中心借助共性化、集成化、成套化的科技成果轉移與轉化服務,先后與長沙整流器廠、長沙市星光科貿公司、長沙宏偉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27個項目的技術合作,涉及資金近1000萬元。2011年,中心還將積極參與長沙重點行業公共科技服務平臺、重點企業、行業創新服務中心及企業研發中心的建設,把天津大學的技術成果和人才資源快捷直輸長沙。
華中科技大學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李健告訴記者,該校與
三一重工已有15個密切合作的項目,此外還與長沙制造其他企業在20多個項目領域開展了合作,涉及經費逾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