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徐工集團”)某辦事處的一臺服務車在凌晨一點多被盜。徐工分公司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好在監視大屏幕上看到了這臺服務車的異常移動:服務車凌晨1點啟動,在向西安的方向開。隨后監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馬上報警,并協助當地公安人員,詳細告知服務車沿著哪條公路走。很快,當兩個小偷剛下車時就被公安人員逮了個正著。
“其實這只是物聯網的一個小小的應用。”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副部長張啟亮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介紹。這種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也正被徐工客戶所認可和接受。無所不到的遠程服務帶動著徐工的產業升級,也引領著工程裝備行業向智能裝備轉型。
“千里眼”監控
徐工集團該辦事處的盜車案之所以能夠實現迅速偵破,完全是基于遠程監控技術的運用,正是利用了徐工產品上的全球衛星定位技術(GPS)、無線通訊技術(GPRS)、地理信息技術(GIS)、數據庫技術等信息技術,最終對該車的地理位置、運動信息和工作狀態等數據采集、分析后傳送給警方而實現的。
在實現物聯網技術運用的規劃里,徐工集團是要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各地在役設備的24小時在線實時定位跟蹤和健康監控,監視裝備的作業情況和機器性能變化,預測預警事故的發生,出現故障及時報警,變被動維修為預防性維護目的。
而現實的情況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信息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周賢彪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表示,更多的工程機械設備雖然早就實現了自動報警功能,但還沒有實現遠程報警功能。很多設備本身是具備智能功能的,但因為沒有配備相關的數據輸出和輸入系統,物聯網就還沒有形成。
徐工集團的可視化監控平臺則由地理信息系統(GIS)、管理信息系統(MIS)、故障診斷系統和維護保養服務系統構成,以實現對徐工集團設備的實時定位、跟蹤和歷史軌跡回放;工程機械信息管理和運行狀態信息查詢;故障診斷與預警和故障日志查詢;維護保養提醒和維護保養日志查詢。
賣的是客服
工程機械企業的客戶大部分是個體老板,徐工集團也不例外。如果說工程機械企業提供租賃服務——讓更多的用戶能通過融資租賃形式購買屬于自己的設備,是生產型制造走向服務型制造的第一步,那提供遠程監控、檢測和診斷就是工程機械走向全面服務型制造的最重要一步。
不過,卻因為這種融資租賃的靈活方式,讓很多工程機械企業陷入兩難境地。張啟亮說:“一些用戶把設備運走之后就不付錢了。我們以前有專門的負責部門來處理每年巨額的呆賬,壞賬。給產品上了GPS系統后,如果在規定的期限內用戶沒有把帳還清,那設備就自動鎖死了。”
利用遠程監控來管理資金問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張啟亮說:“2010年我們的回款非常好,都是按時回款的。”
不過,這不是遠程服務的主要內容,遠程服務更多的還是對產品的售后服務。在徐工集團分子公司徐州重型有限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塊大屏幕墻,上面是二維的中國地圖,左右各有四個數據框。二維地圖顯示產品所處的位置,張啟亮表示,徐工目前的定位車輛可以精確到15米左右,更新數據的頻率是10秒一次。
對話框中則顯示你所想要的某臺設備的監測數據,包括操作類、檢測類、控制類的車輛相關信息。張啟亮說:“通過設備的實時工作參數及智能分析監控平臺,客戶服務中心提供主動式服務,通過電話短信等糾正客戶的不規范操作,提醒必要的養護操作,預防故障的發生。”
與此同時,客戶也可以通過“400”電話、互聯網等方式接入徐工集團的客戶服務中心,客戶服務中心服務工程師通過安裝在工程機械上的智能狀態傳回設備的實時工作參數,如油溫、轉速、油壓、起重臂幅、伸縮控制閥狀態、油缸伸縮狀態、回轉泵狀態等,遠程對客戶設備進行診斷,指導客戶排除設備故障。
這種“物物相聯”所帶來的便捷服務,就是工程機械這樣的制造業必須努力實現的。朱森第指出,隨著產品的生產變成大批量定制方式,產品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而服務的增值,在制造過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將逐漸形成制造與服務相融合的新的產業形態——服務型制造。因此,服務型制造企業在未來向客戶提供的將不僅僅是產品,還包括依托產品的服務,或整體解決方案,也包括圍繞產品生產的各類服務。
正是看到了這個發展趨勢,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明確提出用物聯網技術構筑產品數字化管理,引領工程機械技術的新浪潮,大幅提高徐工的服務水平,給客戶創造更多價值。徐工集團在2010年5月成立了中國工程機械第一家物聯網研發中心。徐工集團與中國移動江蘇移動公司的合作將于后期在工程機械設備遠程診斷、工業生產設備遠程管理、工程機械操作人員安全生產狀況監控、呼叫中心建設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作為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的最高負責人,張啟亮表示,他們將加快物聯網技術運用的推廣速度,為客戶帶來更大價值。
對于客戶所關心的遠程服務是否收費問題,張啟亮對本刊記者表示,徐工集團的遠程服務不會向客戶收取費用,這些成本他們將內部消化,智能終端客戶自己可以選配,但是融資租賃車輛智能終端必須安裝。
終極為智能化
遠程監控、檢測和診斷如若變成現實,那工程機械設備的一切運行狀態將在徐工集團的物聯網大廳的大屏幕一目了然地顯示出來。徐工集團信息化管理部ERP運維主管王志強在向《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說:“只要你想知道哪一臺機器的運行狀況,我們都可以通過大屏幕看到。”
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國家信息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指出,實現遠程監控、檢測和診斷是裝備制造業實現智能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因此,遠程監控、檢測和診斷這條路工程機械行業是必須走的,徐工集團在這方面已走在前列。
不過,張啟亮也向本刊記者表示,徐工集團的產品定位監控系統逐步開始使用,目前有起重機、攤鋪機、挖掘機、旋挖鉆機等六類產品實現了部分監控和管理。“當前我們正在策劃使用3G攝像頭來遠程指導用戶操作。在遠程診斷無法排除故障時,客戶服務中心通過GPS、手機定位找到離故障設備最近的服務車和服務人員,并通過地圖導航指引一線服務工程師迅速趕往客戶工地,為客戶排除設備故障贏得時間。”
由于物聯網的核心問題是融合通信,在張啟亮眼里,物聯網是計算機技術和傳統通信技術融為一體的新通信模式,能提供數據、語音、視頻、多媒體信息等全業務通信服務,是物聯網信息和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傳輸渠道,實現三網融合的重要支撐。
然而,由于數據量大的問題隨著技術應用的不斷擴展和深入,設備遠程監控存在數據采集頻率高、數據傳輸量大、使用地區電磁環境惡劣、工程機械漫游范圍大(全球范圍)等特點,比如若在工程機械產品上安裝3G攝像頭,通過網絡監控,遠程指導客戶維修機器,快速排除故障,低碳環保,但這需要很高的帶寬,且工作環境一般比較偏僻、惡劣很難達到要求。
為滿足上述要求,與徐工集團合作推動物聯網發展的中國移動江蘇公司開發了TD-SCDMA智能通道產品,張啟亮說:“這款產品具有一定的數據緩存、篩選和分析能力,并能自動切換可用的網絡,保證數據盡可能的傳送到我們企業客戶服務中心,我們正在準備在挖掘機進行測試。
2023-08-03 09:38
2023-08-03 09:35
2023-08-03 09:34
2023-08-03 09:32
2023-08-03 09:31
2023-08-02 11:34
2023-08-02 11:28
2023-08-02 11:24
2023-08-02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