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年時間,“中國液壓之都”便攜龐大產業集群在阜新市西部快速崛起,創造了由小至大、由弱變強的創業奇跡。“阜新液壓”名氣越來越...
短短三年時間,“中國液壓之都”便攜龐大產業集群在阜新市西部快速崛起,創造了由小至大、由弱變強的創業奇跡。“阜新液壓”名氣越來越大。主導產品汽車動力轉向泵、低噪音高壓
齒輪泵、液壓石油開采和修井設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阜新制造”已全面進入汽車、工程機械、機床、冶金、礦山機械、發電設備、石油化工、輕工以及國防工業等行業,為40余家國內裝備制造企業配套,并出口到
德國、
意大利、
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去年3月,阜新液壓產業基地被科技部批準為“阜新國家液壓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被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協會確定為“阜新國家液壓產業集群示范基地”。
今年4月,基地再獲“遼寧示范產業基地”榮譽稱號,并被科技部
火炬中心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產業:阜新,開發區,液壓。
擔當重任液壓產業集群崛起
9月15日,記者來到阜新經濟開發區采訪,兩個月不見的迎賓大街兩側,新樓宇不斷挺起,遠處成片的
現代化廠房林立,機器轟鳴,產業發展迅猛、生活服務配套設施日臻完善,一個現代液壓裝備制造業集群已驟然而至,一個以產業為依托的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城區正在悄然崛起。
三年多來,伴隨著阜新經濟轉型探索實踐的進一步深入、伴隨著“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突破遼西北”戰略號角的吹響,阜新開發區以打造國家液壓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阜新重要的對外經貿合作開放發展大平臺為己任,擔當重任,轉動起經濟快速發展 “魔方”,在有限的空間內,以“創新為動力、項目為核心”,團隊建設、招商引資、打造軟硬環境、破解資金瓶頸、拓展載體空間等方面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發展呈現出體量急速攀升,項目集群式推進,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帶動增強,影響力日益提高的發展態勢,成為阜新探索經濟轉型經驗的一個成功范例。
經濟發展跨越式增長。自2009年以來,阜新開發區出現了產業集聚、發展的經濟奇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超過30%。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2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同比增長203%。今年全年產值將突破200億元。
液壓產業集群在崛起。目前,入駐企業835家,其中工業企業394家,規模以上企業100家。有名列全國行業前茅的阜新德爾轉向泵
公司;擁有國內領先技術的阜新金昊空壓機公司、阜新華通管道公司、阜新和美工程機械公司、遼寧金美達機電設備公司;中德合作的阜新永生解放專用汽車制造公司;
韓國獨資的尤尼深風電設備制造公司;新疆金風科技、中國風電等。
完善裝備制造配套產業鏈。目前,阜新液壓產業集群呈現三種配套模式:德爾模式,是典型的疊加型對內配套集群,以東方液壓、德正鑄造等近10戶企業集聚在德爾周圍,為其提供泵體、泵蓋、模具等的配套,形成產業鏈;即發模式,宏鑫為金美達配套高密封無滲漏液壓油缸、佳合為區內各家企業進行鉆孔機配套的模式;外向型配套模式,即基地內的各家企業給省內外液壓及裝備制造業企業配套。如:德爾汽車轉向泵為東風、一汽海馬、南京依維柯等著名
品牌汽車配套;安聯液壓為
美國泊姆克及泊姆克(天津)液壓有限公司配套等。
阜新德爾汽車轉向泵有限公司技術經理張瑞告訴記者,由于產品技術過硬,企業訂單不斷,今年產值實現5個億沒問題。他不無自豪地指了指外面:你就看滿街跑的國產車吧,80%都使用 “德爾”的轉向泵。
“阜新液壓”開始逐漸支撐起“遼寧制作”、“中國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