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國機電工業》通過調查發現,事情遠非這么簡單;簡單還原如下:1999年,時任山推集團董事長的董平就開始關注林德液壓;2006年,林德集團將凱傲集團(包括林德叉車)出售給高盛和KKR,自己則專注于工業氣體領域;2009年,山東重工集團成立之后,高登•瑞斯克曾到山推參觀,那時雙方便就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探討;2010年,濰柴在山東青州收購了一家液壓廠,此后,一直在全球積極尋求合作;2012年4月,濰柴和凱傲的談判正式開始——此前,凱傲與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曾有過接觸,但最終選定了濰柴動力;此后四個月,濰柴派出了各路人馬前往德國,進行全方位的盡職調查與談判——期間,山東重工副總裁江奎、董平分別在談判、業務調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上百號人呆了四個月,以至于酒店的工作人員都認識了”。
雖然此前曾有過收購博杜安、法拉帝的經驗,但此番重組還是因其投資額之高、意義之深遠受到了格外的關注。某業內人士分析:
濰柴此舉是想建立一個液壓設備的新產品線,空間遠大。老譚說這是中國人掌握液壓技術的唯一機會,我覺得他說的沒錯。
液壓技術對于柴油機的噴油系統、叉車和其他工程機械的傳動系統、自動變速箱技術都是必須而且是絕對的難點,國內鮮有突破;同時,濰柴集團群,比如濰柴動力、山推、濰柴重機、盛瑞傳動等子公司都對此有著深切的需要。如真的成功了,可以想象濰柴系公司群和濰柴動力自己會有多么深的收益……
在發布會現場,譚旭光宣布了林德液壓的“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利用現有的存量進行優化提升;第二步,在中國實現一些零部件和核心件的制造;第三步,當質量能夠滿足全球生產標準的時候,向德國林德液壓提供低成本的制造,提升德國林德液壓的盈利能力。在中國市場開拓方面:首先,對挖掘機的中壓進行開發,其次,對混凝土機械所需要的液壓系統進行開發;對工程機械領域針對性的開發之后,再根據市場的需要拓寬產品線,最終實現全系列、全領域、全球化的林德液壓公司。
“未來5年,力爭在中國的液壓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未來5-10年,在全球液壓領域,再造一個濰柴動力!”喜歡直來直往的譚旭光,向來不憚于將自己的商業思路公布于眾,只可惜,聽懂者寥寥。■
2025-04-14 14:40
2025-04-08 10:46
2025-03-27 09:39
2025-03-20 09:43
2025-03-19 10:14
2025-03-17 08:41
2025-03-07 09:20
2025-03-05 09:45
2025-03-04 09:41
2025-03-03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