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眸10年,自從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以來,我國掀起了走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熱潮。機械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更是在10年間走上了一條發展的快車道。而通過自主創新,一批開拓進取的企業和企業家們更是扭轉了中國裝備制造業多年來徘徊不前的局面,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浙江美科斯叉車有限公司就是在這樣的熱潮涌動中,在企業當家人陸金紅的引領下,化繭成蝶,一次次蛻變,一次次騰飛。10年的華章,它雖只是匆匆書寫了一半,但時間在它身上只是一個虛擬的數字,它的成長超越很多人的想象,它的成長激勵很多人的夢想,它的成長也引來更多人猜想——這匹來自浙江的新興裝備制造業的黑馬,無論其發展速度、投建規模或是效益都讓人驚嘆,創建5年產值破5億元、躋身中國叉車行業前10強、出口排名第三位等業績,原因何在?而光環之下的它依舊默默無聞,執著地堅守在不斷自主創新的裝備制造業陣地上,因為對它來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現在,翻開美科斯這一頁,讓我們一起閱讀它的成長之路。
成長印記1——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2006年開年,如果不是這一次轉折,也許陸金紅依舊在從事經營多年的建材管樁制造業。但對于一直思考著求發展謀轉型升級的陸金紅來說,認準的行業他充滿期待,更不會輕易放過。從2004年接觸叉車行業開始,到2006年初開始啟動產品研發,看似突然的起步,實則醞釀著陸金紅幾多的深思熟慮。
伴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興衰,我國叉車行業也經過了10多年的大起大落。但相較于其他的工程機械行業產品,叉車行業卻有著很多的不同之處。在工程機械行業中的其他產品進行大洗牌之時,叉車行業卻在迅猛的發展。然而,看似繁榮的背后實則也蘊藏著諸多不足——如高端產品依賴進口、國產品牌技術含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只要是創新和變革,就需要膽魄和自信。
陸金紅和他的美科斯站在這個路口,選擇了一條路——科技創新,選擇了一個目標——國內領先,選擇了一種前進方式——艱苦創業。
在美科斯創建之初,陸金紅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提出了“跟進式創新”的理念。從2006年初開始啟動產品研發到第一臺3噸內燃叉車下線,美科斯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到了年底,已有4個系列10余個型號的產品問世并進入市場。當年,實現產銷叉車近200臺,銷售金額近千萬元,并實現了第一臺叉車出口的成績。
難怪有外聘工程師感慨:“美科斯1年的效率,抵得上我們原先企業3年的效率。”這是一支英勇之師,更是一支智慧之師。
2009年10月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CeMAT2009亞洲物流展上,美科斯所攜的兩款“軍力-美科斯全方位移動叉車”和“全方位電動移動平臺”盛大登場。這兩款中國本土研制的最新產品,徹底顛覆了傳統物料搬運車輛在任意方向行走上的難題,從而一舉填補民族工業車輛在該領域中的空白。
“顛覆”、“空白”等詞匯,在我們今天描述起來似乎異常輕松,但對于中國叉車行業的新軍美科斯來說,永遠意味著超越常人的勇氣和決心。雖然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美科斯相信,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而這信心來自背后堅實的力量支撐。
早在2006年美科斯籌建之初,企業率先籌建的部門之一便是“美科斯研發中心”。之后每年用于技術研發的投入毫不吝嗇,前5年年均投入500萬~1200萬元資金,2012年更是計劃投入2500萬元研發資金,用于美科斯技術研發及與軍方科研院校在廣泛領域的技術合作。美科斯就像一部“新產品”的吞吐機,每年平均有30~50個新技術新產品問世。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強勁推動力。”這是陸金紅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美科斯上上下下始終牢記心間的一句話。
2025-07-02 11:32
2025-07-02 09:24
2025-07-02 09:23
2025-07-02 09:22
2025-07-02 09:21
2025-07-02 09:21
2025-07-01 15:23
2025-07-01 15:22
2025-07-01 15:05
2025-07-01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