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會在晉江舉行。省內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聚首,就市場低迷情況下,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合力突圍,...
近日,福建省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經驗交流會在晉江舉行。省內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聚首,就市場低迷情況下,企業如何轉型升級、
合力突圍,開展思想交流、觀點碰撞。本期“產業會客廳”,邀請多位嘉賓就工程機械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謀求突破的關鍵、未來市場走向等問題進行探討。
嘉賓名片: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 蘇子孟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
公司副總裁 李溪龍
中國
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裝載機事業部總經理 林鐘明
福建晉工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趙家宏
晉江經濟報:近年來,由于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中國經濟進入了轉型期,工程機械行業也進入一輪中期的周期性調整。當前,這個行業主要面臨哪些問題?
李溪龍:目前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也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時代,經濟形勢持續下行。受此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已進入到結構性調整的陣痛期。同時,行業內一些企業為提高市場占有率,采取如零首付、團購設備等激進的銷售策略,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節節攀升,盈利空間急劇萎縮,市場陷入惡性競爭狀態,企業普遍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與此同時,融資、人工和原輔材料等成本的大幅上漲,也擠壓著企業的盈利空間。
林鐘明:近年來,
龍工和所有工程機械企業一樣,經受了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宏觀調控的雙重考驗。大家知道,工程機械行業已經告別了“黃金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而進入到了一個轉型升級、理性發展的新階段。像過去那樣單純依靠政府投資、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市場、刺激消費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晉江經濟報:既然工程機械行業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那么,晉江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林鐘明: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
龍工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轉型升級。先是觀念創新,通過“降預期、降風險、降費用”“提升發展信心、提升管理能力、提升市場占有率”的“三降三升”方式來轉變企業經營觀念;再來是技術創新,產品開發以市場為導向,并聯合
美國、
德國、
日本等專業機構和上海大學、浙江大學、福州大學等國內高等院校,構建多層次、寬領域開放式的科技研發平臺;最后是渠道創新,在產品銷售方面,加大配件銷售力度,在市場布局方面,加大國際市場拓展力度,精選成熟穩定的系列產品,定向投放海外市場。
我想,
龍工的這些做法是值得晉江工程機械企業所借鑒的。
趙家宏:為應對工程機械行業市場不景氣狀況的挑戰,晉工積極調整結構,轉變經營方式,苦練內功,謀求轉型升級和突破發展。
在具體做法上,我們一方面通過開展“服務萬里行”,深入走訪全國1000余名客戶,廣泛收集客戶需求;另一方面,組織研發團隊,在改進原有產品性能、結構的基礎上,針對細分市場客戶需求積極研發創新產品。
不僅如此,我們還十分注重產學研合作和技改投入。晉工目前正著手和華僑大學聯合研發大型智能化挖掘機,將機器人技術引入到工程機械產品中。項目完成后,將能實現挖掘機在危險場所的遠程操作作業,并廣泛應用到戧險救災、軍事工程中。技改上,晉工每年都會拿出銷售收入3%以上的資金用于技改項目。
晉江經濟報:工程機械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會是什么樣的,嘉賓們能給我們分析一下嗎?
蘇子孟:工程機械行業目前所處的調整期,從一定角度上看,對行業來說是利大于弊,這對企業而言是一次苦練內功、創新發展的大好時機。就拿挖掘機來說,這個行業經過殘酷的市場調整,目前已朝著高端化方向發展,挖掘機生產企業的競爭實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我認為,今年宏觀經濟環境將持續改善,工程機械行業也將呈現穩定的低增長態勢。我建議,本地工程機械企業要做好產品、練好營銷、抓好管理、留好人才、用好政策。
李溪龍:雖然當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我相信,這輪行業調整是一次回歸理性的過程,因為從長遠的眼光看,國家經濟發展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時期,對工程機械行業依舊蘊藏著巨大的需求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