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快速響應市場,提高產品質量,和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產品成本,制造性企業都在尋找新的管理方法或工具來適應市場的需求。精益生產和DFT等管理方法及理念大量涌現。
什么是DFT:
DFT是英文“Demand Flow Technology”的縮寫——拉動式生產方式,它以響應客戶需求為驅動去設計和配置業務流程,基于一套應用數學工具用以串聯起各個流程并將其與日常需求掛鉤。DFT這一科學方法將各個獨立分離的生產工序整合為一個流動生產過程,它建立在需求拉動生產的原則之上,從而以客戶的需求作為首要信號來調動日常運營中的生產活動。DFT旨在代替計劃拉動生產的方式,主要通過銷售計劃和銷售預測來確定生產計劃。DFT的總體是生產的產品種類、交貨日期都基于客戶要求來確定。
全球最大的叉車制造商之一美國納科物料搬運集團(NMHG)在全球建有12個制造基地,它成功地通過采用DFT技術使12個全球工廠的生產產能得到優化,在DFT技術的應用與實踐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案例經驗,其叉車年產量已超過10萬臺,同時運營三個知名的叉車品牌海斯特(HYSTER®)、耶魯(YALE®)、UTILEV®。現在我們先來看一個以機械零件部件加工組裝的案例:
NMHG集團生產的液壓零部件的產品型號達到五百余種,主要是滿足各種工程機械的需要。產品型號數一直在穩定地伴隨市場的需要而增加。
1 、成品庫存:目視化管理已經有意識的應用,問題在于目前存貨量水平較高,約占年銷售收入的近 15 % , 增加了制造成本(儲存、運輸及管理)及呆滯庫存的風險,尤為重要的是,庫存給制造過程中的種種浪費(如等待、延誤等)。
2 、生產線及半成品管理:部分數控機床一人三機操作,減少了人員等待的和搬運距離,說明公司具備了一定的精益思想;但更多工序人員、機器、材料都存在不同的等待,同時加工生產和周轉批量較大,造成較長的生產周期,尤其是存在瓶頸工序,該工序在制品( WIP ) 存量較多,導致生產流程不夠順暢,制約了生產效率。
3 、現場管理:泵裝配線、動力單元車間現場管理和目視控制的改善機會較顯著,突出表現在:
- 裝配線產品追溯性標示過程復雜,造成冗雜處理的浪費;手工打標記等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容易造成疲勞錯誤。
- 裝配工位的作業方法、時間分析以及人機工程(材料傳送和取放過程)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
改善效果:
經過三個月的維持與改善,同時輔以培訓 , 一些主要問題得到明顯的改善:
2025-06-13 16:18
2025-06-13 16:16
2025-06-13 16:15
2025-06-13 09:48
2025-06-13 09:47
2025-06-13 09:46
2025-06-13 09:46
2025-06-13 09:43
2025-06-12 15:37
2025-06-12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