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叉車經過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增長目前已經回到一位數的增長模式,而單純依靠新機低價銷售和配件服務高價出售的賺錢模式已經發生了逆轉。近幾年來所有的代理商和維修商都感到企業經營的壓力和風險。市場已經進入一個后市場階段。然而,這個龐大的市場正面臨的不斷地改變。
產品創新和個性化服務:任何一種商業模式或者說賺錢模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從商業來看:從集市貿易市場到商場到超級市場到商業Mall到淘寶電商,每個階段都有他的必然性,而這些必然性都孕育著新商業模式的出現。而在叉車行業也發生著同樣的變化,從原來的叉車制造賺取利潤,轉移到了后來的依靠配件賺取利潤,現在應該轉移到依靠一體化的服務賺錢的時代了。行業中叉車租賃一支獨秀就是例子,各類叉車租賃企業雨后春筍般的生長起來,因為租賃可以把產業鏈中的所有環節整合在一起。天氣變了,相應的工具也要跟得上!
產品標準化和可復制性:反觀叉車行業,隨著國家GDP的增速的回落,世界工廠的轉型,我們的客戶也從單純產品利潤轉到了管理和服務,也就更加注重生產的精細化管理,這個時候,客戶對叉車服務的水準要求越來越高。客戶目前已經不是單純以叉車能否幫他們搬運好產品為唯一目的,他們開始要求叉車服務的安全可靠,有系統可追溯,服務標準高大上,客戶會要求叉車服務企業的管理水平與他們自身同步。因此叉車服務企業要做到互聯網的思維:標準化運作, 可擴張,可復制,有網絡建設。
品牌概念和客戶信譽:而反觀叉車服務企業,市場需要的是什么呢?市場需要的一個品牌化的服務企業,這個要求就是:規范可靠的叉車服務公司,有實力跟上客戶擴張的步伐的叉車服務公司,有標準化的服務流程的服務公司,有綜合一體化的服務提供能力的公司,提供安全,個性化服務的叉車服務公司。
衍生產品,長尾效應:叉車行業的整個產業鏈涵蓋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體系,包括售前設計,咨詢,新機銷售,二手車,翻新業務,配件,培訓,信息交換等一體化的叉車后市場。根據國外的測算,設備的利潤劃分是2:8,也就是新機銷售賺取產業鏈的20%的利潤,而80%的利潤是通過后市場來獲得的,而目前的中國叉車市場上,這個比例是倒過來的。因此,叉車后市場是一個大金礦,值得我們去挖掘。
2013年底,世界叉車銷量突破100萬輛,中國叉車的銷售量達到33萬輛,叉車保有量達到150萬輛,中國叉車市場依然是一個群雄逐鹿的場面,同質化競爭,低端的服務運作模式,單打獨斗的作坊不在少數,凡此種種。叉車企業將面臨怎樣的發展,就要看自身的改變是否適應時代的發展了。
2025-06-23 09:30
2025-06-23 09:19
2025-06-23 09:17
2025-06-23 09:16
2025-06-23 09:15
2025-06-23 09:14
2025-06-23 08:33
2025-06-23 08:32
2025-06-23 08:31
2025-06-23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