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并以此作為保持和重獲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我國機器人產業還沒有形成研制、生產、制造、銷售、集成、服務等有序、細化的產業鏈,產品附加值偏低。
●應盡快制訂我國下一代機器人技術發展藍圖、產業統一發展規劃,確保我國機器人產業按正確的方向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院院士大會講話中提到,“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而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
迎接機器人發展的黃金時代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報告,工業機器人2013年全球銷售量約17.9萬臺,需求達到了歷史最高點,同比增長12%;其中,在中國銷售量約3.7萬臺,銷售量全球排名第一,同比增長60%。中國成為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國。據Allied市場研究公司最新報告,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從2013年到2020年期間將以5.4%的復合年增長率發展,到2020年其銷售額將達到411.7億美元。
近來,機器人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已從工業領域快速擴展到航空航天、國防軍事、國家安全、醫療康復、社會服務等其他領域。
2013年,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發布的《引領全球經濟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報告中,將先進機器人列入物聯網、云技術、下一代基因技術、3D打印、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等12項顛覆性技術中的第5項。預計到2025年,機器人每年將為全球帶來1.7至4.5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機器人產業發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并以此作為保持和重獲制造業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2013年,美國發布了機器人發展路線報告,其副標題就是“From Internet to Robotics”,將現今的機器人與上世紀互聯網定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機器人將影響人類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并被列為美國實現制造業變革、促進經濟發展的核心技術。美國在2010年推行的“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中,明確提出要通過發展工業機器人重振制造業,憑借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開發新一代智能機器人。
近期,歐盟啟動了全球最大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SPARC”,計劃到2020年投入28億歐元,創造24萬個就業崗位。該計劃將有200多家公司、1.2萬研發人員參與,機器人在制造業、農業、健康、交通、安全和家庭等各個領域的應用都將被納入該計劃。另外,德國為保持其制造業領先地位提出的工業4.0計劃,也將智能機器人和智能制造技術作為迎接新工業革命的切入點。
近觀亞洲,日本也制定了機器人技術長期發展戰略,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新產業發展戰略”中7大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今年6月,日本政府表示:日本將把機器人作為經濟增長戰略的重要支柱,希望通過發掘機器人的潛能實現日本經濟的增長。韓國制定了“智能機器人基本計劃”,并于2012年10月發布了“機器人未來戰略展望2022”,將政策焦點放在了擴大韓國機器人產業并支持國內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等方面。
發展機器人的政策與策略
針對先進發達國家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規律以及我國的現狀,筆者認為,中國今后發展機器人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借鑒先進發達國家發展工業機器人經驗的同時,針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特點及面臨的問題,加強機器人技術路線的頂層設計,細化產業發展路徑和實現方式,盡快制定我國下一代機器人技術發展藍圖、產業統一發展規劃,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我國機器人產業能夠按著正確的方向持續地發展下去。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