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的一個壞處是,你可能會因此得病。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數據顯示,2011年,大約每25個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中就有一個出現醫院感染癥狀(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其中約7.5萬人不治而亡。不良的洗手方式或錯誤的消毒劑會傳播耐藥性細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手術創口很容易感染;導管、針頭和呼吸機等醫療設備會引發尿路感染、血液感染或肺炎。
如今,美國醫院開始嘗試使用數據分析軟件來應對這一問題。非營利性健康IT研究機構HIMSS Analytics的市場研究副總裁羅倫·佩蒂特(Lorren Pettit)表示,當前大約有45%的美國醫院在使用電子監測系統(ESS),這一比例在2011年只有25%。該軟件通過搜索電子健康記錄、實驗室和藥劑室報告以及其他數據來得出患者是否在醫院就診時并發感染。當程序發現了感染情況,相關警報會自動傳送給工作人員。
如果患者的實驗室報告提示有血液感染情況,該軟件會把報告結果和該患者的入院記錄相對比,并查找相關風險,如插管等治療手段所致的風險。隨后,系統會自動通知感染預防專家。明尼蘇達州圣保羅醫療保健服務機構HealthEast Care System的流行病學家彼特·博恩施泰因(Peter Bornstein)表示,在該軟件的幫助下,他和醫院同事能在幾小時或幾天的時間里找到感染,“其中一些隱蔽的感染原本要花上數周或數月的時間才能查出。”
這種監測軟件通常定價在15萬美元左右,其中大多數系統需要針對醫院的需求進行定制。醫療保健中心BJC HealthCare Center for Clinical Excellence的醫療保健信息負責人基思·沃爾特耶(Keith Woeltje)表示,如此高的價格讓一些規模較小的醫院難以享用這類軟件。該中心負責監測圣路易斯某醫院系統的病人安全狀況。奧巴馬醫改(Obamacare)規定,那些在醫院感染控制方面(包括一些特定感染)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醫院將遭受懲罰。相關結果會公布在醫院質量比較網站hospitalcompare.hhs.gov上,而那些表現最差的醫院會面臨政府補貼減少1%的懲罰。
HIMSS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馬薩諸塞州韋斯特伍德的醫療信息系統服務公司Meditech在ESS行業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大約七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醫療信息技術分析公司在2013年進行的客戶調查顯示,CareFusion、Hospira、Wolters Kluwer和Premier等公司也在業內位于前列。佩蒂特表示,行業分析在去年的多起醫療信息技術并購案例中發揮了作用。10月,醫療科技公司Becton Dickinson宣布斥資122億美元收購CareFusion的計劃;8月,Premier公司斥資1.17億美元將Hospira的ESS子公司TheraDoc收于麾下。
Wolters Kluwer公司的項目經理瓊·赫布登(Joan Hebden)表示,早起的研究表明ESS軟件有助于減少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和尿路感染。 “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天啊,眼前的機會太多了!”佩蒂特這樣感嘆到。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于12月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10年到2013年期間,醫院感染案例下降了17%,節省的相關費用估計達到120億美元。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的研究員肯里克·凱托(Kenrick Cato)表示,處于競爭狀態下的醫療監測系統通常不能通過合作來共享患者數據和改善效果。他說,如果監測系統能實現完全的自動化,“這將徹底改變我們進行感染監測的方式。”
2017-10-01 07:59
2017-03-04 07:19
2017-02-27 17:23
2017-02-08 08:46
2017-02-07 08:59
2017-01-17 08:02
2017-01-11 14:17
2016-12-16 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