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4中國融資租賃年會上,發布了由“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所著的《中國融資租賃行業2014年度報告》。報告稱,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融資租賃業,經歷了快速發展和長期波折之后再到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從2007年700億元左右發展到2013年超過2萬億元,6年間實現了30倍的增長。融資租賃市場規模超2萬億元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繁榮到沒落,又從沒落走向繁榮,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
融資租賃業在中國誕生之際,支持行業發展的“四大支柱”—法律、監管、稅收、會計基本都是空白。此時,中國融資租賃業呱呱墜地,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行業發展初期的繁榮,在20世紀90年代因為承租企業拖欠租金等違約事件頒發,讓整個行業一度瀕臨絕境。也正是這些災難性事件的頻發,讓相關監管部門和從業者認識到改善融資租賃業政策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相關政府部門和諸多業內專家和從業者的努力及推動下,20世紀末基本確立了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四大支柱,為融資租賃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石。
2007年,為應對WTO協定中允許外資銀行在華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規定,銀監會修訂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控股設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租賃公司。此外,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加入,開啟了中國融資租賃業的新篇章。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07年的700億元左右發展到2013年的超過2萬億元,6年間實現了30倍的增長。
《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不含單一項目融資租賃公司)共100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46家,增長79.60%。整個行業注冊資金達到304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底的1850億元增加1190億元,增幅為64.30%。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210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底15500億元增加約5500億元,增長幅度為35.50%。
融資租賃政策環境明顯改善
然而,融資租賃業超過2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并沒有讓這個已進入而立之年的行業為國人所熟知。在中國,現在談起融資租賃,絕大多數的人還是一頭霧水;當企業需要融資時,也鮮有人會想到融資租賃這種方式。
同時,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開始暴露,諸如區域發展不平衡、專業人才缺乏、行業規范和標準缺失、行業統計數據不完整、行業政策法規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困擾著中國融資租賃業的發展進程,也促使從業者在發展業務的同時,關注并努力推動行業環境的改善。
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在監管、法律、稅收、會計層面的政策環境都取得了較大的改善。
監管方面。2013年7月,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發布《關于加強和改善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審批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強了對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的準人審批的規定,并對外資融資租賃公司的信息統計、后續核查、業務范圍等予以規范;9月,商務部印發《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將內資和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全部納入其中;12月,銀監會發布《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14年3月13日,銀監會正式發布《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法律方面。2013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并于2014年2月發布了最新版《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迸一步改善了融資租賃行業的法律環境。稅收方面。2013年5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該文件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國執行,原有相關文件廢止。2013年12月13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又發布了《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執行,其中關于有形動產租賃的部分規定自2014年8月1日起執行,此前的相關文件廢止。新規中,關于一些融資租賃的政策進行了重新明確和調整,核心是調整售后回租業務的增值稅政策。
會計方面。一方面是“營改增”政策變化帶來的融資租賃會計處理的相應變化,另一方面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于2014年5月再次發布了國際會計準則《租賃(征求意見稿)》,在全球范圍內征求意見。與現行租賃會計準則相比,新修訂的租賃會計準則取消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劃分,要求承租人將無論以何種方式(短期租賃除外)獲得的租賃物均納入資產負債表反映;對于出租人而言,準則引入了“剩余資產”等新概念,在計量方面強調了公允價值的使用,可能會對全球范圍的出租人和承租人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中國融資租賃企業協會于2014年初正式成立,結束了融資租賃行業發展30多年尚無統一的全國性協會的局面。中國融資租賃企業協會將致力于解決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為企業和政府以及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搭建平臺,收集、整理行業信息和統計數據,研究發布系列行業報告,建立行業信用體系,調解融資租賃企業間的業務糾紛,推動行業的環境建設和政策完善等,無疑對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金融租賃公司發展勢頭良好
2007年,為應對WTO協定中允許外資銀行在華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規定,銀監會修訂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允許商業銀行控股設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租賃公司。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加入,引領融資租賃行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金融租賃公司數量達到22家(實為23家,2013年下半年成立的邦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因開展業務時間較短,暫未列入統計),注冊資本合計739.48億元??傎Y產規模達到10125.23億元,較2012年同期增長26.78%,其中,融資租賃資產8777.77億元,占比86.69%;經營租賃資產691.95億元,占比6.83%。
從總資產規模看,2013年底,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是工銀租賃,資產規模超千億元的還有國銀租賃、民生租賃,排名前十的為工銀租賃、國銀租賃、民生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華融租賃、興業租賃、建信租賃、昆侖租賃、長城租賃。
從注冊資本看,截至2013年底,注冊資本金最多的仍然是工銀租賃,達到80億元,并且2013年底其母行工商銀行(601398,股吧)決定對其增資30億元,增資后工銀租賃的注冊資本將達到110億元。
從資本充足率看,2013年底,有10家金融租賃公司資本充足率在10%左右,直逼監管紅線,未來將面臨較大的增資壓力。
2013年,金融租賃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41.74億元,較2012年增長38.620%。按金融租賃公司從業人員2357人來計算,人均創造凈利潤高達601.36萬元。
從風險控制情況看,2013年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質量良好,有17家公司租金回收率超過99%,不良資產率低于1%;其他公司中租金回收率最低的為95.73%。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發展穩健中國融資租賃行業主要由銀監會和商務部兩個部門監管,按照監管部門的不同劃分,中國的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分為三類: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商務部監管的內資試點和外資融資租賃公司。
中國租賃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不含單一項目融資租賃公司)共約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長83.2%。其中,金融租賃公司23家,增加3家;內資租賃公司123家,增加43家;外資租賃公司增加較多,達到約880家,增加約420家。截至2013年12月底,整個行業注冊資金達到306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底的1890億元增加1170憶元,增幅為61.9%。其中,金融租賃公司注冊資金達到769億元,內資租賃注冊資金達到551億元,外資租賃注冊資本達到1740億元(美元按1:6.3的平均匯率折算為人民幣)。
自2004年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從事融資租賃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來,經過十余年的試點,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取得了長足發展。
截至2013年底,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批準設立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共11批123家(不包括2013年初被取消試點資格的中國鐵路工程機械租賃中心),內資租賃企業注冊資本合計約560億元。
據中國租賃聯盟統計,截至2013年底,內資租賃公司注冊資金總額為551億元,較2012年底增加187億元,合同余額約6900億元,較2012年增長27.8%,業務總量約占整個融資租賃行業的32.9%:2014年7月,商務部又批準了第12批內資試點融資租賃企業29家,至此,內資租賃公司總數達到152家。
根據零壹財經融資租賃研究中心的統計,l52家內資租賃企業中注冊資本超過10億元的有17家,其中,排名前5的分別為天津渤海租賃(000415,股吧)有限公司、長江租賃有限公司、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浦航租賃有限公司、國泰租賃有限公司,這5家公司注冊資本分別為62.6085億元、38.3億元、37.9億元、37億元和30億元。這152家內資租賃試點企業分布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江蘇,其中北京數量最多,達到28家。
2025-03-29 08:40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