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答記者問中曾用圍棋闡釋經濟新常態,稱穩增長和調結構就如同圍棋中的兩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對過去半年國內宏觀經濟這盤大棋來說,棋局演進似乎正應驗了上述預判。隨著棋至中盤,中央漸漸掌握穩增長“先手”,下半程有望繼續發力,而幾塊重要領域的“做活”,也為調結構留下更多騰挪空間。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7%。這不僅是當前中國經濟的行進速度,同時也是今年的目標航速。當經濟恰以目標航速行進時,釋放的信號無疑也更偏積極:首先,7%的增速加上投資、消費、出口紛紛回暖,傳遞出經濟筑底企穩的信號;其次,服務業占比繼續提升,消費對經濟貢獻率繼續提高,透露出7%增速支撐下,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再則,7%作為近六年來的經濟最低增速,也發出穩增長繼續加碼的訊息。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數據出爐的同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打出了下半年穩增長的“第一子”。在業內看來,隨著政策效應顯現、積極因素累積,下半年經濟或以逐季增強“收官”,但政策仍需謹慎“落子”,以鞏固整局棋的“勝勢”。
經濟筑底企穩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7%,其中,二季度GDP同比上漲7%,略好于預期。此前包括社科院、國家信息中心等智庫在內的多個研究部門都預期,二季度經濟增速有可能會跌破7%。
與一季度持平的增速意味著什么?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看來,這是經濟筑底企穩的跡象。
“三駕馬車”的最新表現可進一步印證經濟企穩的趨勢。6月份,出口增速由負轉正;消費增速比5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而投資也終止了下滑步伐,1至6月份累計增速為11.4%,與1至5月份持平。在此之前,投資增速已持續下行了10個月,與兩年前逾20%的漲幅相比,現在幾近腰斬的增速讓投資被視為“經濟下行最大的風險所在。”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工業生產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或更能說明問題。6月份工業生產增速升至6.8%,為年內最高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點評上半年經濟走勢時稱,“國民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經濟企穩得益于“貨幣+財政+產業”等一攬子穩增長舉措的實施。今年以來,央行三次降息三次降準,發改委密集批復逾8000多億基建項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電商、“中國制造2025”及“互聯網+行動計劃”等多項產業扶持文件。
另一方面,穩增長政策下半年仍會持續發酵,這也為市場做出經濟有望回升的判斷提供了依據。張立群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下半年經濟走勢會逐季增強,預計全年經濟會略高于7%。”
盛來運也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經濟增長好于上半年,可能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就在經濟半年報發布前一周,李克強總理接連兩天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并明確表態:二季度經濟開始穩中向好,已形成了一定的趨好勢頭。
在總理這番底氣十足的表態背后,是7%的GDP增速數據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只要經濟增速能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持續增長的居民收入,同時環境持續改善,那這個速度就是合理的。”李克強強調。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