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企業,尤其是巨頭們都已經清晰意識到:不管是為了短期業績還是長遠發展,變革勢在必行。2014年一項穩健甚至有些保守,鮮少評價其他企業的卡特彼勒,官方網站上赫然出現了“創新或者死亡”一類帶有“決絕”色彩的新聞標題。
對于前景,王民顯然充滿信心,“超高速增長已經宣告結束,但市場機遇猶存”。“未來中國經濟會按預期一樣保持穩定增長,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也會繼續向做強做大發展” 。
王民強調,“不能等別人革我們的命,我們要自己設計,掌控和創造未來。在這條路上,中國企業必須主動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方位的大改變、大升級”。
其建議企業要堅信產業的未來,堅守工程機械主力市場,積極推進體制機制管理上的創新和改革,“尤其是在技術和產品上的創新”,在全球對標中趕超突破。在產品層面要打破桎梏,優化調整,存量布局,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以完整的業態翹動企業繼續增長。另外,王民還強調創新制造工藝管控模式,營銷策略和服務方案,真正關注客戶,發揮多樣化的需求,重視引導市場。
侯云春同樣也看好工程機械產業的未來,其認為該行業有三個重大機遇。第一,在積極鼓勵消費需求的同時,國家正進一步發揮投資對于經濟拉動的關鍵作用,這一輪的擴大投資會進一步拉動工程機械行業的制造和市場銷售。
第二個,城市化機遇。城市化的發展對工程機械提出了很大需求,尤其是地下欠賬很多,為了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政府會加快地下管網改造,這給工程機械提供了很大的市場。
第三,“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海外需求。無論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是絲路基金等等,都會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也給工程機械制造帶來了一個很好的機遇。
侯云春建議,中國工程機械制造行業要加快兼并重組,資源優化組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另外,要努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服務的水平,爭創更多品牌。其次,在信息化、“互聯網+”的大形勢下,工程機械企業要緊緊擁抱互聯網,把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最后,要加強合作,抱團出海,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當前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經濟都在轉型升級,機會多得很,怨天尤人難成事,踏實會干才是金。我們要緊扣國家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政策,將混合所有制推向深水區,穩健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王民最后表示。
2025-04-26 18:15
2025-04-26 18:14
2025-04-26 18:13
2025-04-26 18:10
2025-04-26 17:53
2025-04-26 17:52
2025-04-26 16:39
2025-04-26 16:37
2025-04-25 10:42
2025-04-25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