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本月召開,由于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和轉型期的關鍵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何為明年的工作定調,受到各界矚目。
最近一個月來,高層就經濟問題頻頻發聲。從中央深改小組和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到國務院常務會議,從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和李克強總理在外媒發表的文章中,包括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以及“互聯網+”和國際產能合作在內的幾大關鍵詞比較高頻,這或許也從側面反映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取向。
供給側改革:存在嚴重產能過剩和“僵尸企業”的問題
在昨天召開的經濟工作專家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及供給和需求的問題,他稱要在供需兩端發力,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實際上,經濟無非就兩大塊:供給和需求。當下,中國經濟存在供給和需求錯位的問題。以往,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有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其中出口和投資都事關供給,而消費則是需求。由于近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乏力。為全球市場準備的供給因為國際市場疲軟只能面向國內,其結果很明顯:供過于求。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全部產業產能利用率不超過65%。
產能嚴重過剩,這就是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在過去一個月當中,中央已經多次提及供給側改革的問題。本質而言,供給側改革觸及的是中國經濟的深層結構問題。比如說鋼鐵,中國的鋼鐵產能嚴重供過于求,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還污染環境。再比如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化的任務很重。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積壓的商品房面積以億平方米計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企改革方面,高層頻頻提及“僵尸企業”退出市場的問題,僵尸企業本身提供的要么是無效供給,要么無法提供供給。讓“僵尸企業”退出市場也是要消除無效供給。
供給側的問題不少,如何出實招、出哪些實招將是一大看點。
消費升級:品質消費、個性消費等有很大發展空間待挖掘
供給側一方出現產能過剩,但需求側這一方有很大潛力可挖。消費已經占我國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但與發達國家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七成左右相比,我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消費領域會不斷出現。品質消費、綠色消費以及個性消費潛力巨大。11月19日和23日,國務院連續發布指導意見促進消費,意見中就特別提到品質消費等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消費潛力雖大,但出于各種原因很多需求國內還不能滿足,也就是無法通過國內供給來提供。每逢節假日,國人海外旅游時大包小包買東西的現象讓人記憶猶新。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但一些高端鋼材仍然需要進口。甚至,國人曾一度將日本的馬桶蓋買斷貨,這引發很多討論。如何有效發揮消費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國內實現需求和供給更加匹配?這也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重點。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