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六次提及新經濟。新經濟的熱度正快速升...
今年新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
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六次提及新經濟。新經濟的熱度正快速升溫。那么,傳統產業如何通過擁抱新經濟獲得新的“加速器”?這一話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貿易金融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傳統產業擁抱新經濟關鍵是靠創新,創新可以在三個層面進行。
首先是技術的創新。要充分利用國際先進技術,特別是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新技術,在技術精細化程度上加大投入。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但高端
品牌汽車面板鋼、家電面板鋼、高強度鋼索等還需要大量進口,因此鋼鐵產業等過剩產業,完全可以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創造新的競爭力。
其次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如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對潛在需求進行預測、估算,對傳統產業的品類以需求來確定供給,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同時大幅降低庫存的水平。
最后是管理創新。特別是利用IT技術提升企業內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對傳統產業企業內部改革與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分析人士認為,新經濟是近年來增長較快的領域。未來新經濟有望與傳統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而中國新經濟的下一突破點正是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