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4.0是德國針對自身特點推出的超越計劃。他們不走美國互聯網的路徑,而是根據自身在制造研發領域的優勢,力圖實現彎道超車。這一點恐怕是中國企業在學習工業4.0時要特別注意的。
有著濃厚德國特色的工業4.0其實是個龐大工程。根據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公司官網的介紹,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通過嵌入式的處理器、存儲器、傳感器和通信模塊,把設備、產品、原材料、軟件聯系在一起,使得產品和不同的生產設備能夠互聯互通并交換命令。
換句話說,未來工廠能夠自行優化并控制生產過程。而根據業界進一步的設想,除了產品和機器的互聯外,工業4.0還將在未來實現工廠、消費者、產品、信息數據的互聯,最終實現萬物互聯,從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從德國的制造業基礎來說,很多條件已經具備,缺得就是如何實現智慧聯接。
二、三大隱患
在兩年時間內,工業4.0概念的突然爆紅,也引發了德國業界一定的憂慮。
考慮到這一概念更多還停留在理想階段,沒人能夠預測潛在的風險。但在業界人士看來,至少有三點值得重視,包括數據安全、標準化的缺失、中小企業積極性。
首先是對智能制造背后大數據控制權的擔憂,包括人們獲取的數據必須是可信的,以及這些數據必須受到保護,免遭黑客攻擊和間諜竊取。
另一方面,聯接系統標準化的缺失是工業4.0推行過程中的一大困難,因為這將妨礙不同設備和系統之間的對接,進而阻礙互聯互通的實現。
默克爾認為,德國可以成為工業4.0標準的推動者,并在全球推行這些標準。不過截至目前,關于這些標準的細節問題仍然缺乏公開資料。而美國、日本等國家也在探索類似的標準。
本公號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且無需授權!同時我們尊重原創內容的版權,如轉發內容的作者及媒體不同意分享傳播時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2025-01-16 11:09
2025-01-16 11:01
2025-01-16 11:00
2025-01-16 10:57
2025-01-16 10:52
2025-01-15 09:34
2025-01-14 09:13
2025-01-13 09:25
2025-01-08 10:04
2025-01-08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