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貴陽,重達百噸的大宗物流也可以像快遞運輸一樣有跡可循,甚至可查看車輛實時行駛軌跡和貨物處理狀態。這種極大程度提高運...
從上海到貴陽,重達百噸的大宗物流也可以像快遞運輸一樣有跡可循,甚至可查看車輛實時行駛軌跡和貨物處理狀態。
這種極大程度提高運輸安全性和準確性的可視化物流操作,由于其技術復雜性和數據龐雜性,在很多城市的物流企業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貴州,一家科技企業已提出了解決方案。
貴州云飛科技有限
公司團隊憑借在西門子、摩托羅拉、通用汽車等企業十余年的供應鏈行業深耕,依靠自主研發,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
物流業“痛點”:貨主、承運商和司機三方間信息不暢
“中國一年的物流費用達11萬億,占GDP的18%;而在歐美發達國家,物流費用只占GDP的8%。多出來的部分就包括大宗商品運輸中時間效率低下、運力資源浪費、貨損等因素。”貴州云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峰指出,中國多數大件物流仍采用傳統的發貨流程,造成諸多環節的人力、資源和金錢浪費。
“貨主抱怨物流成本高、服務態度差、交貨時間不準,承運商又抱怨貨運價格低、運輸過程對司機監管困難,而貨運司機也在抱怨提貨、交貨時間長、異地線路不熟悉、紙質單據易出錯等問題。”王小峰說,這些矛盾都是溝通不暢造成的。
王小峰說:“物流是目前供應鏈中信息化薄弱的環節,可控性最差。這也是公司選擇做智能運輸平臺的初衷。”
大數據上云端:跨時空實現物流全程可視化
云飛科技公司開發的物流系統,涵蓋貨主、承運商和司機三個功能板塊。貨主登錄平臺后,填寫貨主信息、提貨地址、貨物數據等,可在線與承運商確定相關費用。承運商收到訂單后根據貨物確定最適合的車輛,司機會立刻從APP上收到通知并去提貨。提貨階段可以節省貨主等待、物流公司找車輛和司機等待的時間。
運輸過程中,司機通過手機就進行接單操作和訂單查詢。在提貨和送貨時,對貨物上的特定條形碼掃描,進行收發貨操作,交易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一旦送貨出現錯誤,APP會立刻報警,避免手寫出現的差錯、漏單、錯單等情況。承運商可通過車輛定位,對運輸情況實時跟進,并可同時監控多條運輸線路運送情況。
“從下單、提貨,到貨物拼拆、途中運輸再到倉儲中轉、收貨,云飛科技利用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傳感技術、
視頻技術、RFID等技術,實現了全程的在線操作和實時跟蹤,將所有風險降低至可控范圍。”王小峰說,根據測算,云飛TMS運輸平臺可以幫助企業減少20%至80%的庫存、減少40%的報廢產品,最多可縮短80%的生產周期和40%的運輸成本。
搭建智能供應鏈:打破企業間的“信息孤島”
TMS智能運輸平臺只是云飛科技自主研發的智能供應鏈中的一環。該供應鏈還包括WMS智能倉庫管理平臺、ERP企業資源規劃平臺、DMS智能分銷管理平臺和CRM客戶關系管理平臺。“這五個平臺自成體系又相互協同,最終實現從原材料到半成品的供應與制造、再到成品送達消費者的完整高效網鏈結構。”王小峰說。
“世界是‘平’的,也是充滿溝壑與山谷的。如果沒有大數據、云計算這些技術的出現,智能供應鏈就無法實現。”在王小峰看來,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智能供應鏈既打通了企業內部的壁壘,又打通了跨越地域和跨行業的壁壘,將企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流程重組與信息系統集成,發揮市場升級的核心驅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