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可靠性
可靠性是制約我國內燃機技術發展的最大瓶頸,內燃機可靠性及技術創新的未來在哪里?
日前,第五屆內燃機可靠性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論劍”內燃機可靠性。
中外專家學者:
“頭腦風暴”內燃機可靠性
可靠性是內燃機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關系到國家節能減排方針政策的實施,關系到消費者的安全和利益。持續提升內燃機的可靠性是汽車及內燃機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也是中國實現汽車強國的重要使命。
本次研討會由濰柴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發動機分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缸徑多缸柴油機分會以及內燃機可靠性國際技術創新聯盟協辦。
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濰柴動力副總裁佟德輝代表主辦方致辭。
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濰柴動力副總裁佟德輝
研討會主要圍繞內燃機可靠性以及技術創新的未來與發展展開了學術討論。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長明講述了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增長問題、新能源汽車和自主品牌發展的現狀與前景。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長明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邢敏介紹了我國“十三五”內燃機產業發展趨勢。
邢敏向濰柴內燃機可靠性重點實驗室入選“國家重點實驗室”表示祝賀
同時,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可靠性與環境工程技術國家科技重點實驗室、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德國FEV、美國西南研究院、中國一汽集團等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機構和行業內的代表性企業,紛紛就內燃機的可靠性技術及應用作專題學術報告。
濰柴對內燃機可靠性的探索:
牽頭成立內燃機可靠性國際技術創新聯盟
濰柴專注內燃機可靠性技術研發與應用幾十載,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和人才隊伍
作為內燃機協會的理事長單位,濰柴積極響應內燃機可靠性技術探索,身體力行為行業做出表率,在可靠性技術研發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相繼開展耐久性、關鍵零部件可靠性研究,建立了機體、曲軸、連桿等機械疲勞及氣門缸蓋熱疲勞試驗手段,模擬進行疲勞試驗;關鍵材料可靠性研究,及適應高機械負荷、熱負荷的材料輕量化研究;整機應用匹配可靠性研究、道路載荷譜分析,以及“三高”環境適應性研究等。
近年來,在國內外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內燃機可靠性技術研究和應用取得了重大成就。由濰柴動力聯合麻省理工學院、威斯康辛大學、清華大學等18家國內外知名高校、機構及企業組成的“內燃機可靠性國際技術創新聯盟”,在可靠性基礎理論研究、摩擦磨損、材料失效分析等重點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搭建更開放的創新平臺
4月27日,濰柴舉辦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新聞發布會。該實驗室的建立將為整體提升行業水平提供了廣闊的合作平臺
自2011年以來,內燃機可靠性技術國際研討會已連續舉辦了五屆,每次研討會都聚集了在可靠性研究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國內外專家、組織和單位,為我國內燃機行業可靠性技術創新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年,隨著濰柴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可靠性聯盟、相關學術會議等與可靠性相關的平臺得以進一步整合,形成更加開放共享、更利于創新合作的新平臺。
2025-03-20 09:43
2025-03-19 10:14
2025-03-17 08:41
2025-03-07 09:20
2025-03-05 09:45
2025-03-04 09:41
2025-03-03 08:52
2025-02-28 10:53
2025-02-28 10:30
2025-02-27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