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工業4.0”邁進的征途中,各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一個國家或一座城市,也更快和更易失去某個領域的比較優勢。這種情勢,對走向全面振興的沈陽、乃至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提出了重大的歷史課題,解決困難、乘勢而上,則更是沈陽國家高新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出發點。
云帆直掛,百舸爭流。在“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趨勢下,如何在這一輪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沈陽高新區以“兩基一高”三大平臺建設(眾創平臺、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大市場兩大基礎平臺,以各類創新研究院、創新中心為主要代表的高端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平臺)為基礎框架和有形抓手,正在開啟一條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沈陽路徑”。
瞄準高端主導產業
構建國內一流的創新平臺
“今年一季度,全省發明專利申請3389件,同比增長20.6%。沈陽拓荊科技有限公司、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占了大頭。”遼寧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李長春的話語,透露出沈陽國家高新區日益增強的創新活力。
相關專家表示,進入新世紀,中國全球制造業鏈條末端“制造中心”的脆弱地位正日益凸顯,東北老工業基地更是面臨著嶄新的挑戰。作為沈陽市新興產業“龍頭”的沈陽國家高新區為了應對挑戰,正在圍繞服務龍頭企業、高端產業集群快速壯大和主導產業領先提升等高新區重大建設發展需求,打造綜合型和專業型相結合的,提供系統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服務等為主要運作方式的高端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貼近區域發展現狀,打造國內一流的創新平臺。高起點規劃打造諸如沈陽工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沈陽材料與制造國家實驗室、生物醫藥和醫療設備創新中心、IC裝備創新中心等產業技術研究院、國際創新中心、產業技術聯盟、技術轉移中心等高端產業技術創新組織和機構。為加大促進力度,各類技術創新組織建設初期,渾南區實行政府發起,聯合行業和骨干企事業單位共同主導、社會化共建、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的方式進行運作辦理,通過協調組織中外科研機構、專家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和高等院校、重點企業科研資源,共同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應用技術研發、戰略產業發展、科技中介服務、科技金融投資等全鏈條發展,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為區域高端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強力推進器。
激發企業活力,形成技術創新的多點突破。依托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中科院沈陽科學儀器研制中心、東北大學、沈陽工業大學、沈陽理工大學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主導的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高端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現有創新資源,通過建立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聯動合作機制,使這些大院、大所的科研機構成為高新區內企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
發展“雙創”孵化器
打造示范區“一號基礎工程”
只有與全球產業發展同步,才能趕超國際潮流;只有打造東北最先進的“孵化器”,才能推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富前瞻性的產業。
孵化器是高新區首要、基礎和標志性的平臺,是高新區特有的創新創業文化、生態、形象得以生發、營造、展示的基因核和基本載體。尤其是在新常態下,沈陽高新區以眾創空間建設為新的發展導向,全面系統地規劃升級孵化器體系建設,將其作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一號基礎工程,加速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厚“沃土”。
加強頂層設計,重新制訂高新區孵化器建設整體規劃。健全和強化孵化器建設管理機構與隊伍建設,轉變思路,創新方法,科學制定和實施新的孵化器建設發展促進政策;積極加大投入,加速擴大孵化器建設規模,優化孵化器結構,提升孵化質量和水平,力爭三年內,新增孵化器總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以上;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規劃建設一批形式各異,創新活躍、創業資源豐富、孵化服務功能完善的各類眾創平臺。
引入多元主體,推動大孵化器建設。引導鼓勵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各類社會的、民間的主體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各種類型的專業化、市場化孵化機構和眾創空間,不斷健全改進和完善孵化政策,擴大公共孵化政策覆蓋面,完善孵化服務網絡,逐步形成民間力量成為各類孵化載體建設發展的主力軍和主流的新局面。
軟硬件環境建設齊抓,提升孵化器建設運行的質量和水平。圍繞企業在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各階段的不同需求,全方位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孵化服務鏈條;積極促進形成各類綜合性和專業性的,集研發、孵化、公共服務、融資服務、創業輔導、科技物業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孵化集聚區,實現集群化發展;不斷創新管理模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創新創業者滿意度;積極開展和支持、引導舉辦各類有廣泛影響力的,諸如創新創業大賽、創業訓練營等活動,營造創新創業在高新區的鮮明社會形象與氛圍。
立足東北亞
升級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大市場
創新風起云涌,創業百花齊放,當“雙創”成就勢不可擋的潮流,“我要資金”“我要創業”“我要技術”等服務需求,已成為國內創新創業者們的首要訴求。
誰能滿足此項訴求,誰就在創新創新的事業中奪得先機。當前,國內各大區域中心城市,無不以科技金融服務、創客創業服務、技術交易轉移服務為工作主線,醞釀成立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大市場,沈陽國家高新區正醞釀成立遼寧科技大市場,將其作為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工程。
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建設運作經驗,以突出地區特色為著眼點,充分發揮沈陽東北中心城市優勢,沈陽高新區高起點系統設計,高水平運作,高質量服務,全面打造在全省、全東北乃至東北亞有巨大輻射影響力的,集科技成果交易、交流、展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訓交流、各類技術服務平臺共享服務,創新創業孵化增值服務,各級各類扶持政策集成服務,行政審批管理服務,科技金融服務、眾創服務、各類社會中介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遼寧科技大市場。
好戲連臺,精彩不斷。經過兩年左右的基本運營后,沈陽高新區將在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大市場基本實現良好運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國家申請大市場為“中國智能制造科技成果交易大市場”的稱號,以突出大市場的特色,提升其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的影響力,進而實現示范區在爭創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知名度上節節攀升。
2025-06-12 15:37
2025-06-12 09:43
2025-06-12 09:40
2025-06-12 09:38
2025-06-12 09:19
2025-06-12 09:15
2025-06-12 09:14
2025-06-11 10:09
2025-06-11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