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出停征收、緩征或差異化征收鉛蓄電池消費稅后,他再次為行業發聲。近期他在接受新浪浙江采訪時,就該問題進一步說明,他鼓勵企業通過創新來應對市場的需求。
科學規避風險,創新發展是關鍵
鉛蓄電池是目前世界上各類電池中產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電池,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張天任認為,電池主要使用的原材料是鉛,它是一種帶污染風險的材料,但通過2011年國家整治以來,行業內企業從兩千多家淘汰整合到現在的三四百家企業,我們的環保經濟生產根本性達到了國家當初整治的意愿。
電池本身并不意味著是污染物,主要污染風險在于回收和冶煉環節,電池企業應該把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到產品創新和轉型的過程中,科學規避污染風險。就如張天任所說“我們應該去鼓勵其發展,鼓勵其進行技術創新來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不是因為它有污染風險就把定位該懲罰的行業。”
在天能的生產過程中,其從生產和產品兩方面入手規避污染,一方面天能采取昂貴的稀有金屬,確保生產過程中無污染;另一方面,通過一些自動化的設備,來確保一些無組織的排放變成有組織的排放,并且排放標準遠遠高于國家排放標準。
行業利潤微薄,不能一味“以征代管”
蓄電池行業目前產能過剩,基本已處于買方市場,行業的均利潤只有3%-4%左右,甚至更微薄。如果按照4%的消費稅來征收,很多的企業都將面臨巨額的稅費繳納,而這必將嚴重侵蝕到企業利潤以及影響到企業對于技術研發的投入。
張天任建議到,國家不能“以征代管”,依靠增稅來管理這個行業,特別是像這樣的一個行業,效果是適得其反。只有我們繼續支持它技術創新,支持它生產環保型電池,支持它進行廢舊電池的回收再利用,把節約資源這篇文章真正做好,那么我們完全可以達到生態環境保護和企業發展的兩不誤。
面對于行業的發展遭遇瓶頸,天能做出表率,在專注技術研發之時,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在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的背景下,天能審時度勢,將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作為其首要發展的業務板塊。據悉,天能在新能源電池這一塊的投入占據今年集團總投入的70%左右,另外天能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板塊掛牌也將于今年七八月份完成。
鉛蓄電池消費稅制定的出發點是為了解決環保問題,但如果實際發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企業陷入困境,該政策是否應該重新審視?而企業在面臨發展困境時,更應化被動為主動,重新找準方向。我們期待行業能夠在各方的努力下健康、有序地發展。
2025-06-26 09:22
2025-06-25 09:42
2025-06-25 09:40
2025-05-12 08:33
2025-05-08 10:07
2025-04-18 09:15
2025-04-17 09:16
2025-04-14 14:40
2025-04-08 10:46
2025-03-27 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