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筑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機器人一般由執行機構、驅動裝置、檢測裝置和控制系統和復雜機械等組成。
2015年國產機器人產值規模達到16.4億元,產值增速達55%。其中,中型負載、輕負載的機器人增速會比較快。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為7.5臺,同比增長23.7%,增速較2014年同期略有放緩。根據《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2020、2025和2030年工業機器人銷量的目標,分別是15萬臺、26萬臺和40萬臺,增長前景誘人。預計未來1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達6000億元人民幣。
2010-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銷量與增長率
2010-201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與增長率
機器人應用正在擴展到越來越多的行業,包括3D打印、農業、裝配、建筑、電子、物流和倉儲、生產制造、醫藥、采礦以及運輸等很多其它行業。讓機器人得以快速推廣的原因之一是,在某個行業中的機器人設計革新以及終端執行器方面的應用經驗,能夠很容易被其它行業采用。
推動機器人發展一方面因為全球化,在全球化經濟中,發達國家維持制造業優勢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技術研發經費的持續投入大大加快了機器人技術的進步,直接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普及;另一方面因為人口老化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由于人口老化帶來的勞動力老化以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方面的人才短缺將對經濟造成沖擊。隨著人口不斷老化,機器人替代人工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我國機器人下游需求較大。需求領域大致可分為C端和B端。C端目前以個人情感陪伴、殘障輔助、家庭作業、教育類為主,需求培育還有待時間。B端更多實際需求,如酒店服務、醫院服務、安防服務等,如借助銷售模式創新,將很快看到需求爆發。
汽車工業仍為工業機器人主要用戶。現階段汽車工業制造廠商仍然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用戶,未來工業機器人主要需求也仍在汽車工業。因此,汽車工業使用機器人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雙臂協力型機器人為工業機器人市場新亮點。隨著人力成本持續增長,包括組裝代工大廠與中小企業等的人力成本負擔相對沉重,加上人口老化嚴重國家勞動人力短缺,使得雙臂協力型機器人成為其降低人事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與補足勞力缺口等的解決方案。
服務機器人市場成長動能十分可期。服務機器人方面,現階段以掃地機器人、娛樂機器人及醫療看護機器人等支撐整體市場。人工智能進步使服務機器人具備與人類溝通互動功能,促使生活陪伴型服務機器人成為市場新生力軍。此外,部分國家地區農業人口高齡化日益嚴重,因此也會帶動農業機器人的增長需求。
伴隨勞動力的結構性短缺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急劇上升,我國人口紅利時代即將結束,面臨迫切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這使國內機器人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中國機器人密度明顯低于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國機器人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存在龐大的缺口,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這將為我國集中資源,發展國產機器人產業提供強勁動力。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3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
2021-08-28 08:54
2021-08-28 08:48
2021-08-27 10:57
2021-08-26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