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建設穩步推進。由于傳統產品市場的持續低迷,創新發展已成為越來越多機械企業的自主選擇。企業對創新能力建設和創新模式探索的投入明顯增大。
新產品研發的基礎試驗檢測平臺建設取得進展,大型壓縮機試驗臺、水輪模型試驗臺、電站安全閥試驗臺等平臺相繼建成,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試驗檢測平臺仍在陸續開始建設。如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將新建±1100kV世界最高電壓等級交直流輸變電裝備研發制造中心,新增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沖擊發生器、直流高壓發生器、精密互感器、電容器塔等高端實驗設備,未來可滿足全球最高電壓等級變壓器類產品的生產試驗需要。協同創新步伐加快,機械企業與用戶企業、科研院所在設備研發工藝創新等領域的合作更加緊密、頻繁。合作模式推陳出新,合作研發成效顯著。
智能制造開始起步。近幾年我國制造業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建設加速,企業生產、運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如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發電機廠完成研發1300MW核電發電機數字化樣機項目,實現工廠數字化三維設計應用新突破;廣利核等公司共同完成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DCS)平臺的研制,并實現了成果在二代、二代加、三代核電工程中的應用。此外,在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以及傳感技術、控制技術高速發展的協同作用下,智能制造已開始起步。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
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新路徑。傳統企業向制造服務業的轉型持續推進,服務模式持續創新。目前機械工業服務型制造已全面延伸到下屬13個行業,實現從研發設計到產品回收處理和再制造等各個環節完備的服務鏈條,并涌現出濰柴動力集團、杭州制氧機集團、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典型與示范企業。
陳斌指出,在7月底工信部與中機聯共同召開的“發展服務型制造專項行動指南宣貫推進會”上,多家企業交流顯示,機械行業服務型制造正在積極推進之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發展服務型制造已成為機械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四季度或將波動全年趨穩向好
陳斌指出,當前機械工業面臨的利好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有利于機械工業保持趨穩向好的運行態勢。二是產業政策環境有利于行業推進結構調整。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相關配套政策;以及機械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政策措施的出臺,為機械工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提振全行業的信心和決心。
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一是經濟運行下行壓力依然很大,機械產品內需市場疲軟的態勢短期內難以明顯改善,機械工業主要服務的鋼鐵、煤炭、電力、石油、化工等行業普遍處于“去產能”的深度調整期,短期內需求難以復蘇。
二是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各類機械產品的社會保有量均已達到相當規模,在釋放出維修市場需求的同時也縮減了新設備的購置需求。
三是行業出口形勢壓力較大,市場競爭激烈,貿易摩擦加劇,價格下降,利潤下滑,為出口回升帶來難度。
綜上,預計2016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延續上年四季度以來趨穩向好的態勢,下半年在總體趨穩基礎上,四季度會有小幅波動。預計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將略高于全國工業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保持同步增長,出口增速力爭不低于去年降幅。
關于四季度的波動因素,陳斌表示,機械工業上半年能夠平穩增長,汽車行業起到了很大助推拉動作用,這與去年10月份出臺的相關政策有很大關系。從今年10月份開始,基數變大或將影響汽車行業走勢,而汽車行業在機械工業占比約34%,汽車行業波動或將對機械工業走勢產生影響。
陳斌強調,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期的第一年。機械工業要堅決貫徹中央的戰略部署,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的活力和創新動力,努力實現機械工業平穩較快發展。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