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技術還可以加速并激發更大的改變,例如,制造商挺進服務行業,或者與其它企業形成流動型合資企業,利用更廣闊的技術平臺實現互利雙贏。舉個例子,約翰·迪爾近期收購孟山都旗下的精密種植公司,這重新定義了迪爾公司,它不再只是一家拖拉機制造商,更是“數字農業”經營的主要推動者。
客戶互動:八項核心科技已近乎從各個方面重塑了企業與客戶的互動,無論是銷售與市場營銷,還是開具賬單、售后服務。舉個例子,人工智能,應用于機器學習,可以幫助處理大量客戶行為數據,對其模式進行識別,企業可利用該模式提高客戶互動。
操作運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和3D打印都能提升操作效率,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請參考以下數據點:我們斷定,在酒店行業,服務型機器人能將交付成本降低10至100倍。因此,當我們看到各個商務領域都在源源不斷地采用機器人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此同時,3D打印還將縮短供應鏈,減少產品開發時間,并增加基于客戶偏好和需求的定制產品及服務種類。率先采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企業已從中獲利。下文附欄介紹了波音公司和DHL正如何通過增強現實提高速度和效率。
人員及人才:這八項核心科技將創造全新的崗位類型,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也將降低就業增長速度。CEO傾向調查顯示,56%的全球CEO們希望通過推廣使用機器人在未來五年減少員工數量。花旗銀行一份近期報告表明,由于AI和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銀行業將在未來十年減少30%的勞動力。同時,新技術催生新公司(谷歌,僅成立18年,已擁有超過61000名員工)和新的崗位類型(例如在十年前幾乎聞所未聞的數據科學家崗位)。因此,雇主們不得不決定怎樣將機器加入人才庫中,同時,他們還須決定怎樣雇用、保留和發掘所需人才—他們應歡迎自己的機器人同事,而非害怕它們。
合規性:這在商業模式中往往被忽略。我們認為,眾多企業將競相適應并盡量改變文中所述技術所帶來的監管格局。監管機構本身也會暫時處于適應階段。我們要怎樣保護由數十億物聯網設備收集的數據。應怎樣對區塊鏈實施監管?隨著無人機和服務型機器人的推廣,我們應怎樣制定責任和保險計劃?此類問題已經不再是假設。目前,已發生過多起無人機進入商業飛機空域造成人員傷害的事件,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我們要如何面對及調整
對于初涉科技的管理層而言,最好不要把這些科技看成是CIO或者CTO該負責的事。相反,CEO必須嚴肅看待自身義務,將這些技術轉變為戰略優勢,并防止企業被其他使用新科技而獲得競爭優勢的企業所擊敗。如果這聽起來像軍備競賽,這是因為:企業必須將科技當做競爭的武器,它們值得被決策層納入日常討論和企業決策中。
要實現這一目標,決策層應有效解決以下三大問題:
1. 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的創新戰略和流程?
要制定出可持續并且可重復使用的創新戰略和流程,須解決以下問題:
資金:我們如何為由新興科技驅動的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會有獨立的投資池嗎?各企業是否可根據指導說明自由尋求投資?如有獨立投資池,現有利潤中心是否將繳稅?稅費是否將作為企業開支的一部分?
產品類型匹配:使用的新興科技將如何與整體產品及服務類型進行匹配?新興科技將作為獨立單元還是覆蓋單元?當前企業架構內是否將設立技術孵化部門?根據標準作業規程實施創新活動通常會導致失敗,因此,企業需要嘗試新的開發方法和面向市場的作業流程。什么是最適合我們的?我們應怎樣降低風險?我們應怎樣將成功的實驗轉化為主流產品和服務?
責任:實施新興科技戰略需完成大量的商業和技術交易。誰將作為上述交易的高級管理人員?交易資金將由誰負責管理?交易流程應由CEO還是首席戰略官管理?或者由業務線管理人員負責?不論由誰負責,我們有兩項建議:負責人應具備豐富的商務運營經驗,且CEO應直接參與業務經營。
指標及監控:怎樣才算是成功?怎樣做到“安全失敗”?您計劃達到哪些目標,包括社會目標和企業目標?您計劃在什么時間實現這些目標?您將怎樣監控這些目標的完成進程?您將怎樣確保監控不受限?
根據經驗,如何應對上述問題同時也對企業能力體系和文化有著根本性影響。
2025-04-15 10:20
2025-04-15 09:36
2025-04-15 09:33
2025-04-15 09:32
2025-04-15 09:30
2025-04-14 14:40
2025-04-14 09:17
2025-04-14 09:16
2025-04-14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