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行業的市場當中,我覺得現在就是穩定向好的節奏。需求會增長,今年3大政策。
第一,就是適度擴大需求的增長;第二,就是供給側改革;第三,深化體制改革。因此,就業生產呈現一個變化。市場銷售穩、就業穩,就是經濟要保持在合理區間。這就是我們下一步發展的目標和重點,循序漸進、穩步前行。所以,市場需求對于工程機械來講也是穩中向好的,但是需求發生了變化,比如有一些重點的工程和項目,重點客戶對于設備的智能化、綠色化等都有了新的要求,二手機是很難代替這些產品的,這也是未來我們的市場空間。國產工程機械裝備出口在一些發達國家市場也是剛剛開始,傳統市場更值得期待,過去有一些企業在這些市場受到很大損失,尤其是政策性因素導致的損失,但今年來說情況是向好的。
伴隨著十三五規劃的提出,工程機械行業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需求:
第一,創新。作為工程機械產業來說,如果想在未來五年發展好就必須創新。企業也是一樣,包括今天講的商業模式創新,包括經常講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等,十三五規劃就是想把創新發展做為重點。
第二,協調。系統性、整體性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十三五規劃是切合到行業發展的一個不平衡現象,包括我們的新機市場和后市場。對于后市場的不平衡,包含制造企業、配套企業、代理商之間的種種不平衡因素等。
第三,綠色。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節約是我們發展過程當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問題。當前,國內主要工程機械行業各個企業家表現非常不錯,大家堅決響應國家排放標準升級的號召。現在已全面進入國三階段,如果到了2018年左右,排放標準要求就要升級為國四,工程機械設備也不例外,全行業都要有所準備。
第四,開放。作為經濟大國,我們要參與解決內外聯動的問題。
基于這些需求,制訂我們的發展規劃。規劃重點首先是在目標上,我們征求五十多家企業的意見,他們紛紛對2020年行業發展給予了很大的期望,提出每年遞增6.5%的目標,并認為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規劃重點任務包括: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工程機械產品可靠性、耐久性及環保、安全性;加快工程機械產業走出去的步伐;建立和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國際交流;推動“互聯網+”工程機械,繼續發展智能化制造;加快建設工程機械后市場服務平臺;提高行業檢測、試驗驗證水平,加快產品遠程在線檢測技術研究;重點開發一批具有廣闊前景的創新產品;工程機械核心部件設計制造數字化升級;提升行業各類人才培養水平。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根據協會的申請,批復協會組成國際產能合作聯盟。在政府的指導下,聯合行業各方面的力量走出去。協會準備在2016上海工程機械寶馬展后,正式啟動這個項目,目前已經發起單位10余家。接下來可能還會成立幾個專業委員會,包括國際上銷售支持、售后服務,甚至在國際上選擇一個國家來建立整個配件中心、建立售后服務體系。
此外,需要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要求。從工程機械行業實際來看,需要重點來做:補短板、建平臺,抓誠信,建立退出機制。第一,建平臺,目前正建立工程機械產業化協同工作平臺,這個工作在有效推進,還包括我們的后市場服務平臺;第二,抓誠信,如何把行業的誠信體系和國家誠信體系對接起來。將來要對不守信企業和個人可以進行懲罰,這是基本的出發點。
第三,建立二手工程機械身份識別和有效退出機制。現在跟協會進行合作,通過4家代理商,200家工地上貼身份標簽。此舉意義非常大,不僅僅是各個代理商、各個廠家都是要有義務參與,有責任來積極努力推進這個事情。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將統一為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制作“環保身份證”。其中,“第零、第一階段排放”標識為黃色,“第二階段排放”標識為橙色,“第三階段排放”標識為綠色,“第四階段排放、DPF改造、電動、天然氣”的標識為藍色。對于工程機械市場,尤其是新市場會帶來很大的拓展和巨大空間。所以,希望我們各個主機廠積極努力做這個事情。現在我們正在和政府部門探討,積極參加這一項工作。
此外,就是建立身份識別。目前我們在各個企業選擇了7類產品,各類企業按照要求每年建立身份識別手冊,大家現場看到的2013年銷售的六類工程機械報備信息收集、整理、匯編,即將印制《工程機械識別碼手冊(2013)》,包含53家企業,六類設備,500000條信息。協會下一步還會開展大量的基礎性工作,我希望各個企業對于這個事情給予高度的重視。
第四,就是推動工程機械嚴格按照國三標準排放實施。中國市場上面的設備增量,不論是新機還是二手機,都要落實新的《非道路工程機械的制造和銷售嚴格執行環保部5號令》,按照國三標準執行,達不到國三標準就不能進口到國內,不允許各種各樣的名義再進口,這也得到了國家的有關部門的重視。
同時,新機嚴格執行國三排放標準,對于一些私下里還在銷售國二排放設備的企業,協會堅決反對這樣做。而且也希望國家加強監管,既然政策已經出來了,一定要保持其連續性、嚴肅性,監管非常有必要。
第五,加強建立工程機械標準化管理體系。協會高度重視標準工作,已經累計召開兩次會議,成立了14個人組成的領導小組,還有73位小組專家,出臺了51項團體標準,包括產品技術標準、服務性標準、基礎標準、方法標準。租賃體系和再制造體系也在同步制定相應的標準體系。
經過連續5年多的調整,行業企業面對的銷售低迷,效益下滑,資金短缺的環境,堅定信心,轉型升級,贏得了行業穩定發展的局面。今年以來,市場開工率有所回升,一些領域積極因素增多,企業信心進一步增強,但是從總體上面看,行業下行壓力大,產能結構性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還是很突出。預計2017的年工程機械行業運行將好與2016年。完成“規劃”確定的“十三五”期間年均收入增長6.5%左右的目標,需要各方付出努力。
謝謝大家。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