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中叉網創始人胡揚波原創,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作為中國叉車網(m.cn338.cn)創始人,進入這個行業迄今已有20年。和行業若干前輩相比,這個時日算不了什么。但,這里我依然要以淺薄之識,談談一個人在一個行業為什么要有點使命和情懷?
先回顧下歷史
自大清沒落,民國退縮孤島,繼而中共建國68年后之今日,中國大陸發生了翻天覆地之變化,世人皆睹。掐指一算,國人開始談“崛起”之說,為最近10年之事。如上溯200年,中國以超級大國之態雄踞東方獨孤求敗至少超過1500年。所以,所謂“崛起”,只不過是吾國正在恢復自己過去應有之地位罷了!鳥瞰人類歷史,其他曾經風光一時之文明皆作鳥獸散化為烏有,而吾國吾民屹立東方,歷經磨難、一身滄桑演繹出波瀾壯闊之故事,給這個地球增色添彩,難以磨滅。
在中國人之文明和文化符號里面,個人行為之乖張和自私,團隊窩里斗和內訌,對公共道德與秩序之輕取和漠視,以及對德先生和賽先生之淺薄理解和妄談等等皆可大書特書。
中國人之善于從宏觀上去解決問題,缺乏邏輯思考和慎密之思維,鮮有溯本求源之精神。然而,這些都不是當下中國人之錯!得從中國人5000年之自身文明基因中尋找答案。五四以降,以康梁為首的“文藝匹夫”,早有痛陳備述,這里就不復贅言。當了解和洞察了這些之后,吾人就不必驚嘆斯西人為何遇事之嚴謹、做事之慎密了。
其次,審視當下所從事之行業
中國工業車輛行業在最近十多年來飛速發展,讓從業者人眼花繚亂血脈噴張,造就了不少“富豪”。事實上,不獨有工業車輛行業,中國幾乎所有老的舊的新的行業均得益于30年來鄧公敞開國門所釋放之人口紅利、致富熱潮和創業激情,進而收獲了令西人瞠目結舌之改革開放果實。
回首20年前,行業總銷量不超過2萬臺。而今每年在30萬臺上下徘徊,總保有量早已“超英趕美”,遠遠把鄰人日本甩在后面??墒?,我們必須承認,對內而言,民族工業車輛產業在崛起之背后需要面對的是:物料搬運技術亟待下猛藥提升。產業臃腫需甩肉瘦身和整合。同質化產品需摒棄并積極介入細分市領域場。同類企業需并購和淘汰。從業人員需減員并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對外而言,外資巨頭企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全產業鏈而并購互補資源。內部智慧物流和智能搬運解決方案已在行業全方位滲透。常年出口的是低端和低附加值產品。輕量化倉儲搬運設備之新品涌現和銷量大幅度增長。新能源車輛從星火燎原到大有普及之勢。嚴格的排放和環保政策日趨漸緊。車隊和倉庫管理系統從各自成熟正走向聯姻??缃缯哕S躍欲試虎視眈眈??缧袠I之整合正如火如荼。行業大數據已不再是癡人說夢,……等等。
然而,整個行業盛行之假冒偽劣、抄襲、模仿、走捷徑和互挖墻腳,惡意欠款和透支信用,攻擊對手散布緋言流語等這些在商業江湖上屢見不鮮之丑陋和下三濫的手法和故事,不為叉車行業所獨有。那些濫用《孫子兵法》和耍盡《厚黑》伎倆之情節,自然是普天之下古往今來早已重復過億萬次之生生不息之不幕話劇。商場如戰場,中外亦然。統統這些問題,不可指望一蹴而就立即解決,但終將過眼云煙并恢復正常,回歸到商業本質上去。所以,也不想浪費時間去磨嘰。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