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全國電動自行車產業研討會在無錫舉行。會后,記者就當前社會普遍的交通擁堵和霧霾現象,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上市公司天能動力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任先生。針對這些問題,他從行業角度為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
在他看來,近年來霧霾問題在我國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根本在于人民對生活質量改善的追求,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當前針對霧霾的產生原因,專家們各有爭論,但是霧霾的危害卻已經得到了人們一致認同。這就必然要求社會加快對霧霾的治理,從不同方面控制霧霾的蔓延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從能源消費習慣入手,改善傳統的能源使用方法,對于傳統的能源的消耗特別是煤的消費加以控制;另一方面,大力提倡使用再生能源如核能、風能、水能等,減少因使用傳統能源而導致的霧霾顆粒污染。除此之外,張天任認為,還有一種更為有效的途徑來減少霧霾的產生和擴大,那就是控制交通工具的尾氣排放。
事實上,為減少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僅僅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就投放了五十萬臺新能源汽車,而在十三五規劃里,更是明確提出五百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規模。盡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由于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中低收入人口基數龐大,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力不足,從而制約了進一步解決當前存在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發展電動自行車就具有了很強的社會實踐意義。
張天任說,上世紀90年代,為解決老百姓日常出行問題,我國將電動自行車引入市場,它不僅美觀實用,價格低廉,而且無噪音,無尾氣,占用的道路空間也不大,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推廣也成為解決交通擁堵、燃油交通工具排放尾氣而導致霧霾的有效途徑。自98、99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電動自行車得到市場和老百姓的充分認可,短短10多年間,沒有花費國家一分錢補貼,市場保有量就達到了2億輛規模,且以每年近3000萬輛的數目在遞增。考慮到電動自行車的節能環保性、便捷性和低價格,它對于我國廣大老百姓的短距離出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同時對于緩解霧霾也有一定的現實作用。試想想,如果沒有現存的2億輛電動自行車我國交通將成為何種模樣、空氣環境又會怎樣?
然而,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發展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其中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張天任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首先,進一步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通過多部門聯動,多管齊下,共同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保駕護航。這不僅需要道路規劃建設部門綜合考慮城市道路功能劃分;同時也需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法規和指導制定合適的行業標準等。其次,在國家主管部門各司其職的情況下,電動自行車行業和廠家也要自強自律,不僅做好產品,同時加強安全知識的宣傳,通過管理與自律相結合,真正保障電動自行車行駛安全;最后,在銷售環節也需要增加安全用車的培訓課程,從而通過多方努力,共同保障電動自行車安全、便捷實用。總結起來,張天任認為,電動自行車安全出行的治理并非遙不可及的事兒,只要大家協調共管,用“疏”而非“堵”的形式,那么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問題就能夠解決,就能夠為緩解我國城市交通狀況和改善空氣質量做出更多貢獻。
習總書記說過,要增加人民群眾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之中的參與感、獲得感,要讓老百姓分享發展改革紅利,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電動自行車的發展事關百姓日常生活,事關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和交通擁堵緩解,是老百姓分享社會發展紅利的重要內容之一。張天任董事長堅信,隨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有關政策的制定,電動自行車在推動社會發展中,一定能夠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