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是物流裝備應用的三個必然發展階段,目前中國市場尚處于由機械化向自動化過渡的階段,對于叉車企業,特別是電動叉車企業而言,如何通過一些新技術及應用創新幫助客戶提高作業效率,更好地實現操作改善和作業安全,是占領下一個“市場高地”的關鍵。
產品性能新突破
近年來,林德不斷致力于電控技術、電機技術、整車設計等方面的升級,在叉車性能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比如全新的適應性燈光照明系統采用安全環保的LED燈,能夠自動隨著輪胎轉彎的角度啟動左右照明燈,在門架提升時隨之啟動上工作燈,為駕駛員提供更清晰的視野;林德“藍光系統”技術采用環保高效的高亮度、長壽命的LED燈,在叉車前后各投射出一個很大的藍色光點,能夠在無噪音的情形下,有效地保證行人在狹窄過道以及視野欠佳區域的安全。
此外,林德不斷追求更好的客戶體驗,即使是電池更換環節也盡力做到省時省力。林德創新的側面更換電池設計,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電池更換解決方案。客戶可以根據實際工況選擇天車、叉車吊臂、電池托盤、托盤車、電池滾輪等方案來實現便捷適用的電池更換,為客戶提供靈活、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林德P60-P80/W08(6-8噸牽引車)正是得益于標配了側面更換電池設計,加之其出色的動力學與人機工程學設計,在“紅點設計大獎”評選中光榮折桂。
智能升級新概念
工業4.0 的引領,推動物流裝備智能化發展日新月異。林德作為物流裝備制造業的領頭羊,已經做了全面的布局。“物聯網”、“車聯網”的概念,使叉車管理理念煥然一新。林德Connected車隊管理系統,將歐洲領先的精益管理理念融合開發了一套開放的車隊管理軟件平臺,基于傳感器、無線數據傳輸以及叉車Can-Bus總線等技術,通過叉車黑匣子,不僅可以采集設備和作業人員的工作狀態,更將精益管理理念與實踐行動模塊直接帶入日常作業管理中。不僅可以對叉車和作業人員的效率做大數據分析,得出效率優化指引,還能監督記錄作業安全異常,評估分析可能存在地安全隱患,讓管理不再是處理問題,更要遏制問題的發生。
除了大數據管理,叉車的半自動化作業也已經到來,林德窄通道叉車配備自動導航系統,能夠在托盤搬運安全性的前提下,保證最快的速度及最快捷的路徑,不僅增加吞吐量,同時避免錯誤發生。而林德搬運機器人Linde Robotics則直接帶領我們來到無人叉車的搬運世界。LindeRobotics是以系列化生產的叉車為基礎,裝備行業領先無人駕駛控制模塊。客戶受益于高質量的標準化叉車,不僅獲得行業最為全面的服務網絡保障以及最為充沛的配件供應,更讓無人駕駛叉車輕松融入現有的作業環境。林德搬運機器人具備雙模作業模式,只要觸動舵柄,林德搬運機器人可以立即切換到手動模式,此時它就是一臺普通叉車,司機可以做各種傳統的物流作業。當松開舵柄,林德搬運機器人就可以切換為無人駕駛模式。
林德搬運機器人LindeRobotics采用業界領先的自然導航系統,實現同步定位與建圖技術,真正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導航,無需安裝任何反射板或其他額外的定位標識,其導航原理與無人駕駛汽車類似,能夠在未知環境中從一個未知位置開始移動,在移動過程中就可以進行自主定位,同時建造環境地圖,進行導航,真正讓智能化輕松走進復雜的物流倉儲作業工況。
品質服務新意多
作為國內的網上商城巨頭京東商城,目前共有超過1500臺林德電動叉車在使用。“我們之所以選擇林德叉車,原因和消費者選擇在京東購物相同”,京東倉儲物流亞一項目(亞洲一號/Asia No 1)負責人王銀學表示,“一流的品質和服務,加上現代化的技術。”從長遠角度來看,地面運輸設備同樣要實現電腦控制。林德利用大數據的優勢,率先利用無人駕駛搬運技術(林德搬運機器人Linde Robotics),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前沿高效的個性化解決方案。京東希望通過與林德合作實現例如無人駕駛的地面運輸技術,王銀學說:“叉車的自動化控制程度將越來越高,未來十年里,無人駕駛的叉車比例將占據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京東倉庫系統的優化計劃也將逐步實現,從自動化控制開始,到智能化的解決方案,物流環節將全部聯網。中國政府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計劃也將支持這一進程的發展。這也是京東選擇林德作為供應商的又一大因素——林德Connected Solution車隊管理系統將人、車、電腦實時聯網在一起,能夠有效協助客戶做好操作人員管理、設備使用管理等,也便于我們協助客戶統計、分析設備的使用效率,異常使用記錄分析等,并提供管理建議,未來還可以實現自動報修、遠程故障診斷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便利性和即時性。
在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過程中,林德已帶領叉車行業突破傳統,并將更全面融入現代物流發展潮流,將產品從單一開發走向系統化應用,為客戶在物流設備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實現更高物流效率,降低整體運營成本,讓精益物流在全行業開花結果.
2025-03-12 15:55
2025-03-12 10:49
2025-03-12 09:16
2025-03-12 09:14
2025-03-12 09:13
2025-03-12 09:11
2025-03-11 10:23
2025-03-11 10:17
2025-03-11 09:45
2025-03-11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