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智能裝箱、申通智能分揀機器人……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智慧物流對于運轉效率的提升吸引著各路行業大佬前赴后繼。近日,...
菜鳥網絡智能裝箱、申通智能分揀機器人……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智慧物流對于運轉效率的提升吸引著各路行業大佬前赴后繼。近日,阿里巴巴方面宣布將布局100萬輛智能物流車,
京東則在西安建立工業機
無人機研發生產基地,主打無人機物流。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購物平臺的競爭,不僅僅是商品品類的競爭,物流體驗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這也是互聯網大佬們看重物流升級的重要原因。
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催生了智慧物流產業的迅猛發展。為了給消費者帶去更好的消費體驗,就必須提供更快的配送服務,這就催生了對倉庫、物流和配送解決方案的需求,而解決方案必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最大可能地降低成本。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國內
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未來幾年行業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
據了解,阿里巴巴計劃推出的
新能源物流汽車,將搭載“菜鳥智慧大腦”。據菜鳥
ACE計劃負責人介紹,所謂的“菜鳥智慧大腦”其實就是一個智能車載后視鏡,其會根據訂單動態,生成最優配送線路,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感知動態調整界面,實現與司機的語音交互。無獨有偶,韻達速遞則推出了“指環王”戒指,以往快遞員需要手持掃描儀對包裹單進行掃描,如今快遞員戴上這款戒指,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掃描。
據悉,截至2016年,中國快遞業已實現連續6年增長率超過50%,日均8000萬個包裹,快遞量達312.8億件,預計到2020年快遞日單量將翻番。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第一的制造業大國,帶動物流市場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在近日召開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當前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模式和物流技術四大領域。2016年,其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萬億元。(本報記者 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