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制造業的討論一直不斷,美國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德國發布了工業4.0等的概念體系和國家戰略,從國家角度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擁有完備的制造體系,2015 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工業制成品來自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奪取新一輪全球競爭主導權的關鍵。
《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和《智能制造2025》等國家級戰略的及時推出,為整個國家和產業提供了方向和框架的指引;同時各制造行業企業也在積極行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
多年來,一直以“工業立市”的合肥也拿出大手筆的“真金白銀”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印發出臺《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快工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合肥市工業投資與技術改造導向目錄》,全面推動智能化改造,并成功入選“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躋身制造業“國家隊”。
而在轉型中,制造業還應該搭上互聯網這趟快車。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優勢地位,能幫助我們打造出全球規模最大、類型最豐富的工業大數據。
在今年4月份的2017中國兩化融合大會上,談到中國制造業發展和未來的轉型之路,馬化騰表示未來20年,中國制造要走向中國創造,需要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成功的關鍵在于,中國能否形成軟件、硬件與服務三位一體的智能平臺和創新生態。
在馬化騰看來,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繁榮,離不開中國制造業的支持。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超過美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內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和上網設備的制造能力。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