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時光飛逝,轉眼間本周又已經接近尾聲,那么本周內,機器人行業又有哪些值得回顧的重要內容呢?小編精選出了十大熱點話題,與大家一起分享。
時光飛逝,轉眼間本周又已經接近尾聲,那么本周內,機器人行業又有哪些值得回顧的重要內容呢?小編精選出了十大熱點話題,與大家一起分享。
波士頓動力發布機器人后空翻視頻引關注
大臂屈肘,前臂在空中劃出一個優美的“扇面”之后舉過頭頂,Atlas的整個身體被帶動起來,腳掌蹬地,大腿力量爆發,一個后空翻,落地完美。
近日,波士頓動力發布了一段機器人后空翻的視頻,記者一直在猜想體操比賽“神解說”金寶成會給這段動作干凈、沒有拖沓的表演估分多少。
無論分值多少,“震驚世界”是肯定的了——機器習得的人類本領又多了一個,而且還是一個大部分人不能完成的高“顯示度”的身體技能,這勢必會引起大部分人的注目。
富士康陷學生工危機 說好的機器換人呢?
著名的世界金融媒體《金融時報》近期發布報道稱:蘋果供應商富士康承認有學生在其iPhone制造工廠違法加班,明確顯示出中國企業正在開始借助學校學生填補自己的勞動力不足。
《金融時報》采訪了6個人,他們說,鄭州城軌交通中等專業學校有3000名學生被派往當地富士康工廠獲得必需的“工作經驗”,他們也在其中。在那里,他們的工作是組裝iPhone,而他們在學校學習的是如何成為乘務員和城市軌道運營管理師。
報道認為,眼下,中國制造業企業正在艱難應對工資上漲和難以找到靈活勞動力的問題。
業內人士預測,到2030年,中國勞動力人數將從2015年時的8.063億下滑至7.582億。安于在流水線工作的60后、70后正在老去,而80后,尤其是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90后很難接受富士康這樣枯燥的工作方式,同時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利潤率水平長期處于低迷的狀態,低利潤必然導致了難以給員工開具較高的工資。所以才會出現“90后正在成為富士康最難管理的員工”這樣的新聞。
已成沙特公民的女機器人想要小孩?稱家庭很重要
沙特阿拉伯第一位“機器人公民”索菲婭在接受沙特阿拉伯《海灣時報》采訪時表示,看來家庭概念真的相當重要。如果你有個充滿愛的家庭,那你很幸運;如果沒有,你也值得擁有。我認為這對人類和機器人都是一樣的。
據報道,索菲婭的回答并非是預先設定的,而是通過機器學習以及判讀人類表情來響應。
由香港漢森機器人公司設計的機器人索菲婭說,她希望以自己的名字來幫女兒命名。索菲婭的大腦利用簡單的無線網絡連接,里面裝載大量詞匯。雖然她擁有一些驚人能力,卻不具獨立的自我意識。漢森機器人公司創辦人漢森表示,他們希望未來幾年,可以讓索菲婭擁有自己的意識。
殺人機器人橫空出世 小如蜜蜂殺人于無形
近日,在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武器公約會議上,一段可怕的視頻公諸于眾……美國慌了,倫敦巴黎徹夜無眠,中國雖然暫時無憂,但恐怕今后也要提起十二分精神過日子了!
這段視頻發布在上周聯合國早會上,有超過七十個國家的代表出席。普通的一個會議為什么會引起世界恐慌?因為它曝光了人類史上一個恐怖武器——殺手機器人!殺手機器人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人形機器,但它遠比《攻殼機動隊》中的約翰遜·斯嘉麗更可怕!
本周機器人行業十大熱點:機器人“覺醒”苗頭已現
首先,它是一架體型很小的智能無人機,就跟蜜蜂一樣大,但它的處理器比人類快100倍,可以躲避人類各種追蹤。其次,蜜蜂雖小,五臟俱全,尤其是它全身的黑科技:廣角攝像頭、傳感器、面部識別,應有盡有。只要把目標圖像信息輸入它身上,它就能手術刀般精準找到打擊對象,戴口罩、偽裝統統沒用,它的識別率高達99.99!
兩大因素或引爆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
現代化的工廠里,一天24小時忙碌的機器人和偶爾來回穿梭檢查設備的工作人員,正在不斷取代傳統企業生產線上的大量工人。
全球工業機器人數量的快速增長,印證著產業升級速度正不斷加快。中國電子學會研究報告預計,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過去5年的平均增長率近17%。三大類型的機器人中,工業機器人占比63%,特種機器人占比24%,服務機器人占比13%。
國內市場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尤為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電子學會預計,2017年國內機器人市場今年規模將達62.8億美元,過去5年平均增長率達28%。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高達42.2億美元,在各類機器人中占比高達67%。
對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來說,應用層面拓寬以及國產替代率成為兩大利好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機器換人”浪潮不減 人機協作才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攀升和資本政策的扶持,機器人發展已經逐漸走上快車道,機器人也可以勝任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機器換人”計劃已經在全球各地蓬勃開展。
或許是嘗到了“機器換人”的甜頭,部分企業用裁員的方式來節省更多的人力成本。為此出現了不少“機器人搶走人類飯碗、機器人取代人類”這類不和諧的聲音。其實人類與機器人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若是脫離彼此獨立作業,難免出現很多問題。唯有人和機器人協同作業,才是大勢所趨。
AI醫療有多火 強生也要開始做機器人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近日,強生醫療創新中心在美國德州醫學中心登場。據強生內部人士透露,這一創新中心主要負責研發巨頭突破性的醫療設備,以降低外科手術的侵入程度。該創新中心的負責人是強生醫療副總裁,其也是醫學博士,還曾是名外科醫生。
而這距離強生中國區主席、強生亞太區醫療器材集團主席孟啟明透露出的強生全線進軍AI信號僅相差一周多。近日,孟啟明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透露,強生已經踏入AI醫療圈,接下來將大幅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關于在AI方面的布局,孟啟明稱,強生想要做一個指導外科醫生的手術機器人。
2030年前機器人將搶走8億人飯碗
一項調查顯示,到2030年之前,機器人自動化將搶走全球8億人工作,影響波及全世界五分之一勞動力。
據英國廣播公司11月29日報道,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最新發布的這項調查報告涉及全球46個國家800多種職業,稱機器操作和食品相關行業將受沖擊最嚴重。
相比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受影響最大,德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三分之一勞動力或需接受再就業培訓。到2030年之前,僅美國就有3900萬至7300萬份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但因此失業的工人只有2000萬能夠輕松轉行。由于投資機器人自動化有限,發展中國家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報告預計,印度屆時只有9%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
從東京機器人展看產業發展風向標
全球最大國際機器人展之一的東京機器人展于11月29至12月2日在日本東京舉辦,全球各國最新的工業用、家庭用、教育用、農業用、生活用以及照護、救災機器人等琳瑯滿目的產品悉數亮相。
本周機器人行業十大熱點:機器人“覺醒”苗頭已現
本次展會今年共有612家廠商和團體參展,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展出機器人技術、產品以及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物聯網(IoT)、最新網絡相關技術等。整個展會現場極其火爆,人山人海,參展商水平遠高于國內各大機器人展,中國觀眾尤其之多。
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已從過去廣泛在汽車、電子零部件產業,擴展到食品、化妝品、醫療等產業。三菱電機、川崎重工、安川電機等機器人大廠,還開始運用AI技術,讓機器人更好用、動作更精確且有效率。
“餓了么”測試機器人送餐 服務業走向“人工智能”時代
隨著機器人技術不斷成熟,越來越多行業開始研發可以部分取代人工的機器人,餐飲行業有機器人服務員,快遞行業有機器人快遞員,現在連外賣企業也有了機器人配送員。近日,有外賣企業展示了最新研制的外賣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從寫字樓底層接過騎手送來的外賣后,能獨自乘坐電梯把外賣送達用戶所在樓層,用戶只需輸入訂單手機號,就可以完成取餐。
餓了么近日發布的首款外賣機器人名叫“萬小餓”,主要用于樓內的末端配送,目前已經在上海一些寫字樓測試。這種機器人最大支持載重80公斤,一次能裝載3到4份不同的外賣,還搭載了保溫箱。外賣配送騎手只需將外賣放入機器人保溫箱里,機器人就能自動規劃路徑,并乘坐電梯,達到指定樓層。到達指定樓層后,機器人會自動撥通用戶的電話,語音通知用戶前來取餐,用戶輸入手機號就能完成取餐。
2025-03-03 08:32
2025-03-02 08:21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
2025-02-24 09:43
2025-02-24 09:43
2025-02-24 09:43
2025-02-24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