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騰訊對外公布了其2018年在AI領域的三大核心戰略,其中包括成立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當然,騰訊并不是唯一一家展開行動的互聯網巨頭,“三巨頭”中的另外兩家——百度和阿里,早前已開始對機器人領域進行布局。隨著巨頭們資本和技術力量的聚集,未來機器人開發應用的將會迎來行業發展的黃金期。
十張圖帶你了解2018年機器人行業趨勢與前景
BAT開啟機器人競速模式
2015年我國進入人工智能元年,自此以后,BAT等互聯網公司紛紛踏足機器人領域。截至目前,BAT已相繼建立與機器人基礎科學和技術有關的研發機構。
2016年,騰訊成立AI Lab,肩負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研究及應用探索。目前,騰訊AI Lab擁有70多位科學家和300多位應用工程師,研發成果已應用在微信、QQ及天天快報等上百個產品。而此次機器人實驗室“Robotics X”的誕生,則意味著騰訊要在人工智能領域開辟一塊新的戰場。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達摩院”,來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據悉,達摩院將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
就在2018年1月份,百度研究院宣布設立“商業智能實驗室”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同時,三位世界級人工智能領域科學家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也加盟百度研究院。目前,百度研究院擁有超過2000名科學家及工程師,并建立起包括七位世界級科學家、五大實驗室的陣容。
圖表1:BAT在機器人領域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市場高速增長 發展潛力巨大
當前,我國機器人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2017年市場規模約62.8億美元,2012-2017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8%。
圖表2:2012-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情況(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中,工業機器人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顯著擴展,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創新型企業大量涌現,部分技術已可形成規模化產品,并在某些領域具有明顯優勢。2017年,工業機器人是機器人市場主要產品,所占整體比重高達67.2%,市場規模為42.2億美元。此外,得益于互聯網巨頭對機器人在服務場景應用的投入,服務機器人所占比重也超過20%,市場規模達到13.2億美元。
圖表3: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結構(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工業機器人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較快,約占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保持高速增長,銷量同比增長31.3%。按照應用類型分,目前國內市場的搬運上下料機器人占比最高,達到61%;其次是裝配機器人,占比15%,高于焊接機器人占比6個百分點。當前,我國生產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需求日益凸顯,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依然旺盛,據估算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首次超過11萬臺,市場規模達到42.2億美元。
圖表4:2012-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及增長率(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
2025-04-13 09:00
2025-04-09 10:28
2025-04-07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