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譽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的柳工有一名員工,他被稱為“救火隊員”,33年的職業生涯中,多次受命于危難之際,總能扭轉乾坤、出色完成任務。他,就是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黃敏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黃敏
4月28日“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這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廣西柳州市接受記者采訪。“本科讀的是工程機械,最初在柳工干技術研發工作,10多年幾乎不出門,現在幾乎都在門外,去年出差280天。”黃敏回顧著自己的職業生涯介紹,1995年開始,從轉戰營銷、信息技術管理到接手叉車、挖掘機業務等,他什么崗位都干過,這是一個“持續學習,鍛煉和挑戰自我的過程”。
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救火”,黃敏記得是2005年。當時,柳工信息技術管理相對薄弱,提出要用五年時間實現全面信息化。正在管理柳工營銷業務的黃敏,受命接管這項工作。“從營銷到信息技術管理的轉型,可以說跨度很大。”黃敏坦言,“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他一口氣看了幾十本相關的書籍。在黃敏接管后,柳工開始大力引進行業先進IT技術,并持續進行技術改進與技術創新,通過領先的IT技術,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運營效率。柳工信息化測評中心被評定為信息化標桿企業,黃敏于2007年被評為“中國優秀CIO(首席信息官)”。
當柳工信息化工作取得進展時,2007年柳工開始引入叉車業務,這項全新的業務又落到了黃敏頭上。“可以說是從零開始。”黃敏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他組建了一個13人的團隊,廠房的選址與建設都親力親為,一年時間就實現了叉車從建廠到批量生產。
而叉車業務的出色體現在數據上。黃敏介紹,從2007年到2013年,柳工叉車銷售業務年均增長66%,2013年4月實現盈利。
黃敏副總裁到生產車間檢查工作
但在這時,由于工程機械行業出現大規模下滑,柳工業務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挖掘機業務更是首當其沖。于是2013年,“救火隊員”黃敏又毫無怨言地接手了挖掘機業務。
“當時,柳工挖掘機業務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僅有2.7%,可以說是歷史最低潮。”黃敏表示,市場需求量下降、市場容量過大、產能過剩、債權過重等問題使得挖掘機業務步履維艱。于是,黃敏從產品質量、營銷渠道、盤活資產等方面著手,同時加速柳工挖掘機的國際化道路。
黃敏副總裁到訪太平洋建設集團
為了贏得更多客戶,黃敏足跡走遍國內外。2014年底,為“攻克”印尼客戶,黃敏用柳工挖掘機與日本品牌一較高下。“當時的客戶是印尼最大的承包商,他們更青睞日本挖掘機,認為他們的產品更省油。”黃敏笑著回憶,“我也不服輸,和他們說三個月后來一場比試,看看誰的更省油”。
黃敏副總裁實地考察市場
在這三個月,黃敏和研發團隊克難攻堅,對其產品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改進。最終,柳工產品比日本品牌產品油耗還低5%。“當時油耗降低1%都相當困難。”黃敏沉吟著說,最后印尼承包商心服口服,與柳工達成合作。
如今,柳工挖掘機在中國市場份額已由當初的2.7%提升到7%。2017年,柳工挖掘機產銷超8000臺,國內銷售同比增長近150%。
柳工挖掘機2018年一季度產銷突破4000臺慶典
“選擇了柳工就選擇了奉獻”
黃敏副總裁說。
正值“五一國際勞動節”
柳工
向所有在崗位上辛勤奉獻的勞動人民
致敬!
2025-06-06 14:35
2025-06-06 14:23
2025-06-06 14:21
2025-06-06 13:53
2025-06-06 13:50
2025-06-06 13:49
2025-06-06 13:46
2025-06-06 13:40
2025-06-06 09:07
2025-06-05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