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汽車評價研究院組織的“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安亭指數’專家團企業座談”活動,在江蘇無錫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一汽錫柴)舉行。此次活動旨在探索、總結該企業多年來在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等方面的創新成果。
在座談交流中,一汽解放事業本部本部長助理,解放公司總經理助理,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錢恒榮表示,展望未來,從跟隨向引領轉型勢在必行,企業必須快馬加鞭。錫柴有基礎、有優勢,能夠走出一條技術差異化為特征的引領之路。
錢恒榮指出,擁有75年歷史的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現在已經站在四次創業高度,正在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戰略轉型。從2011年起,企業要用15年時間實現“四大轉變”,而其中“四大轉變”最關鍵的是核心目標,就是要由技術跟隨型向技術引領型轉變。
“由跟隨者到引領者的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卓絕的努力”,錢恒榮說道,“我們將會分三個階段實施轉型,目前個別引領階段的目標已經實現,接下來在‘十三五’期間,也就是局部引領階段,我們要實現:部分核心領域采取引領型戰略,其余領域主動跟隨,核心領域通過自主創新達到引領國際水平?!倍陬I先引領階段,“十四五”期間,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將要實現“關鍵核心領域采取引領型戰略,輔助領域主動跟隨,真正達到技術行業領先,品牌影響力國際領先”的戰略目標。
居安思危
用創新引領企業未來發展
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原為無錫柴油機廠,創建于1943年。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和發展,如今已形成裝備國際領先、管理國內領先、質量行業領先的生產體系,具備60萬臺柴油機和15000輛改裝車的年產能力。經評估,僅錫柴品牌,其價值就已達151.59億元。
在錢恒榮看來,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具有非常多因素,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始終能夠堅持技術創新。不管是商用模式創新也好,還是管理創新,都需要建立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之上。
據介紹,2010年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發展達到歷史新高,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利潤則是突破了80億元。高增長之下,錢恒榮也在思考這種狀況會不會持續下去。在他看來,發動機規模增長終會有天花板,靠規模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發動機行業必須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
通過比較歐美汽車行業分析,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將目光鎖定在“走技術引領型企業”的發展思路上。經過多年的發展,該企業已擁有一支強大的研發隊伍,也有較好的研發流程以及必要研發的裝備,所以有基礎、有優勢支持企業向引領轉變。
實現引領目標就要全方位推進技術創新,為此該企業首創了技術創新五大機制,即決策機制、動力機制、運營機制、發展機制、評價機制。
其中,決策機制是決策技術創新的方向、范圍、項目,據此該企業明確了技術創新決策流程,設立了創新委員會,作為技術創新的決策機構。錢恒榮指出,創新必須符合三個條件。第一,必須在世界范圍之內首創。第二,雖然在世界范圍之內不屬于首創,但是每年能為企業帶來1000萬的效益。第三,引領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指定性項目。
運營機制是指企業的技術創新內外部的運營。對內,通過創新管理委員會、研發部、創新主體、創新工作小組、專業協會在企業內建立有效的創新網絡。對外,則是通過科研院所、國外企業、咨詢管理機構、行業協會,形成有效的開放式的外部創新網絡。
發展機制主要解決人才、裝備和投入等相關的問題。在人才隊伍上,加強創新型和領軍型人才隊伍建設。資金支持上,設立重大創新專項基金,開辟創新激勵的專項渠道。設施保障上,保證創新活動的各類臺架、整機、整車資源。而在經驗積累方面,是通過知識管理等手段,加強知識的傳播、共享和集成。
所謂動力機制,主要是指增強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讓技術人員放下包袱。深化創新激勵分配,加大重大創新激勵力度,由“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針對重大創新項目,企業設立了“提案獎”、“項目獎”、“效益獎”等等。
最后是評價機制,主要目的是全面評價創新過程、創新成效和創新機制。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會每三年開展一次體系評價。從資源與配置、創新網絡、技術環境、組織與文化四個緯度進行評價。
錢恒榮認為,2017年10月,以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為主體,整合了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一汽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商用車開發院發動機所,成立了解放事業本部發動機事業部,形成了無錫、長春、大連“三市四地”的研發布局,具備完整的發動機自主開發能力。事業部的成立是一次新征程,企業下一步的新定位會向綠色高效智能動力系統系統解決方案進行轉變,以適應未來新能源的發展。同時,還要進一步的加強研發的布局,提升創新能力。未來,柴油、天然氣、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的多元組合動力,將是企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跟隨到引領
專家學者給予高度評價
會上,對于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在創新方面的努力及成績,出席座談會的十多位業內專家、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表示,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能夠在自我審視下對創新進行獨立思考,正確認識自己的創新十分珍貴。這不但包括正確認識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的成績,謀劃新的發展思路,還包括正確認識自身技術實力的再定位。不夸大成績也不夸大困難,不跟風但同時也并非裹足不前。企業能夠在獨立思考下,聚焦技術引領,用技術引領創新,用技術引領牽動企業的資源配置,再用獨特的評價標準、方法推動技術引領。同時,系統性方案讓企業全面進步、全面發展,成為中國商用車行業的核心骨干力量當之無愧。
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副理事長左延安評價指出,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勇于探索創新意識,用行之有效的創新機制和持之以恒的創新投入,創造出了領先行業的創新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巡視員、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富昌說,討論汽車工業,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技術上要引領,不要跟隨。現在,我國的商用車柴油機在這方面可以做到了。
對此,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專家李萬里也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機制改革抓住了改革的要害。不斷提高創造價值的能力,傳遞價值的能力。通過企業的發展可以看出,在發動機核心零部件上我們有信心了,我國的商用車企業也開始信心倍增。
座談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指出,從跟隨到引領,敢提出這一想法的中國企業不多,汽車企業更少。由衷希望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能夠在“創新無人區”的路上能夠走得更好。
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管欣認為,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不僅僅要成為民族品牌,更要成為世界品牌,要有信心把企業真正建設成為國際供應商,敢于跟國外企業叫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徐向陽表示,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用機制創新推動技術創新的實踐和探索值得總結推廣??梢哉f,它為整個內燃機行業做出了貢獻,它的歷史就是濃縮的中國柴油機動力發展歷史。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特別強調指出,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的汽油機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了。通過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的參觀學習,看到我國在柴油機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也非常接近了,這與我們企業的創新密不可分。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是一個創新典范,其經驗值得相關產業和企業不斷學習和借鑒。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原主任皮樹義認為,在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的創新體系中,創新文化是總支撐。創新是追求真理的過程,一定要扎扎實實。鼓勵創新,包容創新,允許試錯。不但企業要包容,社會也要包容。形成鼓勵創新,包容創新的氛圍。
會上,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汽車信息工作委員會商用車信息部部長、三兄弟卡車創始人李德鵬表示,根據后臺在線數據,一汽解放錫柴品牌位居卡車司機最喜歡的發動機排行榜榜首,修理工反饋是市場終端最具說服力的排名,市場用戶的口碑是創新最好的注解。平臺上的修理工對錫柴的發動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總結了幾個錫柴發動機的特點:省油、耐用、服務網絡全面、配件便宜。
此外,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城市品牌評價中心主任解樹江,中國科學院中國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赤東,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俊峰,原機械工業部汽車司副司長、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對外經濟合作組副組長陳林,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魏安力等也一同出席了座談,對于企業發展給予了寶貴建議。
2025-04-18 09:15
2025-04-17 09:16
2025-04-14 14:40
2025-04-08 10:46
2025-03-27 09:39
2025-03-20 09:43
2025-03-19 10:14
2025-03-17 08:41
2025-03-07 09:20
2025-03-05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