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鉛蓄電池既是可以資源循環利用的‘城市礦山’,也是含鉛含酸的危險固體廢物。回收利用廢舊資源,‘變廢為寶’,鉛蓄電池行業將不再讓人談‘鉛’色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又一次提交《關于統籌調整優化鉛蓄電池產業財稅政策 高質量建設“無廢城市”的建議》, 他再次代表行業發聲。他呼吁,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其薄弱點是回收和再生利用環節,根源是財稅支持的力度不夠。
張天任認為,相繼導入綠色生態設計,替代原有的傳統設計,從源頭上進行把控,避免了電池產品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的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降低對資源的損耗和對環境的風險。各應用領域已基本全部配用防治污染物外泄的全密封、免維護、貧液式鉛蓄電池,其塑料外殼有足夠強度,只要合法規范貯存、運輸和處置,不會產生環境污染。
調研中發現,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有回收環節 “正規軍”干不過“游擊隊”、冶煉環節正規企業“吃不飽”,成本高的兩大突出問題:比如廢舊鉛蓄電池回收企業的資質要求嚴,倉儲建設標準高,跨省轉運審批多,規范收集難度大,小商小販違規收集鉛蓄電池,非法辦起“廠中廠”,躲避監管等問題。
2018年12月,國家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提升了企業深入參與無廢城市建設,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的熱情。因此,國家加大了減稅降費的力度,支持實體經濟,鼓勵綠色發展,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了政府的紅利。但生產企業的消費稅、回收企業的進項稅和再生企業增值稅的增收加大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張天任認為,廢舊鉛蓄電池具有極高的回收再利用價值。發達國家回收再利用率達到98%以上,我國也已達到90%以上,部分采用先進裝備和先進工藝的優勢企業,鉛回收率更是高達99%以上。與使用原生鉛相比,使用再生鉛制造鉛蓄電池,既可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也可降低生產成本,形成閉環式的綠色產業鏈,還可以降低電解冶煉造成的環境風險壓力。
由此可見,中國鉛蓄電池企業是綠色發展企業,而非污染性企業。張天任建議,有關部門重新評估消費稅實施效果,取消鉛蓄電池稅目,或對積極履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銷一回一”的生產企業,按回收量/回收率,給予消費稅返還;加大對再生冶煉企業的財稅支持力度,將鉛蓄電池再生企業增值稅即征即返比例,從目前的30%恢復至50%,同時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統一政策,創新性解決回收企業進項票、進項稅的難題。
天能集團成立于1986年,總部位于“中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浙江長興,主要以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制造為主,集新能源鎳氫、鋰離子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以及再生鉛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等新能源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是目前國內領先的綠色動力能源制造商。
集團實力雄厚,管理科學,行業地位優勢明顯。于2007年6月11日,以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00819.KH)。目前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20余家國內全資子公司,三家境外公司,年產值超過350億元,員工近2萬余名的大型國際化集團公司。集團分別在浙、蘇、皖、豫四省建有七大生產基地。并形成了以浙江長興基地為核心,以江蘇沭陽、安徽蕪湖、安徽界首、河南濮陽基地為輔翼的強勢產業布局。
天能集團江蘇生產基地:位于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天能工業園,由天能集團投資興建,專業設計研發、制造生產叉車用管式電池、游覽車用管式電池、太陽能風能用儲能電池、電動汽車用電池等各種類型產品。一二期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主廠房及技術中心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目前公司有員工6000多人,日產電池10萬只。天能江蘇基地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動車用蓄電池生產基地。公司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擁有中高級技術人才逾百人,擁有國內外專利、種類科技成果數十項,在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三期工程占地300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投資5億元人民幣,主要用于叉車/高爾夫車/游覽車用管式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項目引進先進的進口設備,包括德國哈迪(HADI)生產線、愛立許(EIRICH)真空和膏機、因巴泰克(Inbatec)酸循環設備,采用歐洲先進的電池制造工藝,保證產品的高性能,使產品具有長壽命、高容量、少維護、安全可靠性等特性。
2025-04-26 18:15
2025-04-26 18:14
2025-04-26 18:13
2025-04-26 18:10
2025-04-26 17:53
2025-04-26 17:52
2025-04-26 16:39
2025-04-26 16:37
2025-04-25 10:42
2025-04-25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