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職工信賴的“溫馨之家”
記者了解到,山東臨工在1972年建廠初期就成立了工會組織,目前公司工會下設20個基層分會,職工全部入會。“建設職工信賴的‘溫馨之家’,不斷提高職工的滿意度和歸屬感,這是我們工會的重點工作。”公司工會主席周維升告訴記者。
山東臨工工會與行政積極協商,為全體員工足額及時繳納“五險一金”,養老、醫療保險中應由職工個人承擔的部分,也全部由公司代為繳納。工會著力改善工作環境,強化人文關懷,為生產班組員工配備洗衣機,為職工宿舍安裝空調;生產旺季發放牛奶、飲料,重要節假日發放過節物品,堅持實施“紅娘獎”、生日蛋糕、結婚賀禮等一系列溫暖人心的措施制度。
??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工會大力促進職工技改創新
此外,工會重視困難職工幫扶和愛心救助工作,按照“精準幫扶”的原則,建立了困難職工花名冊,形成了三級幫扶救助體系。“一是建立職工互助基金會,解決大病職工后顧之憂;二是對遇到重大困難的員工,組織開展愛心捐助活動;三是重要節日走訪慰問,讓困難職工感受到臨工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周維升說。
在臨工公司,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均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使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有效落實。周維升介紹,每兩個月一次的基層工會主席例會制度,是職工表達訴求、參與管理的重要載體,臨工已經堅持了十幾年,在完善民主管理渠道、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通過設立工會主席接待日、開通OA合理化建議征集平臺、建立基層工會主任微信群等渠道,隨時隨地傾聽職工訴求,做到呼有所應、訴有所解,搭建了互利雙贏的溝通協商平臺。
建設職工信賴的“創新之家”
創新帶動發展。山東臨工工會總結多年來職工技改創新的經驗做法,形成了“一全二創三結合”創新管理模式。“一全”即全員參與,“二創”即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三結合”即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相結合,實現“1+1+1>3”的效果。
在此模式的促進下,職工創新熱情全面激發,涌現出一大批技改創新能手,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2個,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5個,市級以上技術能手15名。全國勞動模范、設備動力部維修電工邱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帶領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自主完成了一百多個技改創新項目,其中AGV項目榮獲國家專利,被評為山東省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他本人被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周維升告訴記者,建立“五級五通道”員工職業生涯發展模式,為員工職業發展和技能提升提供廣闊平臺。公司工會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積極開展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將技能比武、技能培養、技能鑒定結合起來,一線職工可以評聘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等職稱,極大調動了職工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積極性,涌現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馬恒良、全國技術能手劉敬鵬等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
“管理、技術、生產三個模塊相互結合、職責融合,為共同的目標協同推進。”周維升說,技術創新提議、項目立項、人力物力支持、項目落地轉化成產能或產業,系統支撐加上平臺支撐,才能實現“1+1+1>3”的效果。
建設職工信賴的“文化之家”
山東臨工工會高度重視職工文化建設,形成了以“文化藝術節”和“職工家庭日”為代表的特色職工文化活動品牌。“文化藝術節”通過書畫攝影展、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激發員工昂揚向上的正能量。“職工家庭日”通過職工家屬參觀生產廠區、職工子女才藝比賽等活動,展示公司發展成就,激發職工家屬自豪感。迎新春文藝演出、勞模座談會、職工運動會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職工文化生活,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山東臨工工會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職工活動中心,設有職工書屋、電教中心、演藝廳、健身室、足球場、籃球場等活動場所,并配備了完善的器材設施,極大限度地滿足了職工文體活動需要,其中職工書屋榮獲2018年“中華職工書屋”稱號。
臨沂臨工機械集團(臨工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十強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是集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寬體礦車、高空作業車、農業裝備、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年產值300億元,品牌價值280億元,總部位于山東省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
臨沂臨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臨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根據集團公司智能制造發展戰略定位,為加快集團新舊動能轉換,細分業務板塊,集團公司將AGV等工業智能化產品集中到臨工智科公司經營。臨工智科依托臨工集團精益生產LPS的優勢,以“務實高效“為服務原則,以“全套方案,全部解決”為使命,致力于打造成一流的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AGV系列、桁架系統、電動擰緊機系列以及MES等其他工業智能化軟、硬件產品。所有產品都是公司自主創新內部應用成熟的基礎上對外推廣,具備穩定、可靠、高效、高性價比的特點。
2025-06-07 15:21
2025-06-07 15:20
2025-06-07 15:19
2025-06-07 15:18
2025-06-06 14:35
2025-06-06 14:23
2025-06-06 14:21
2025-06-06 13:53
2025-06-06 13:50
2025-06-06 13:49